参保人实际上是赚钱还是赔钱,这些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以北京为例,做了具体的数据分析,通过比较得出具体的变化和差异
北京市2018年社保缴费基数为8467元,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降至7855元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工资的基数主要是根据雇员上一年的平均月薪。今年7月前实行的缴费基数是以全市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基础,而今年7月新实行的缴费基数是以去年全市职工的全额社保工资为基础。全额社会保障工资低于非私营单位,因此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时,缴费基数降低。
是根据2019年减少的社会保障基数计算的。公司养老保险费为7855*16%=1256.8元/月,个人养老保险费为7855*8%=628.4元/月
人每月少付约50元,单位少付约100元。作为个人,他们的工资可能会增加50元左右。作为单位,他们每个月可以节省大约100元。在短期内,手头的工资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是,从未来养老的角度来看,个人缴费越低,个人账户养老金越低,单位缴费越低,整体账户养老金越低,这将影响未来基本养老金的分配,以及因超额支付而带来的养老金调整等激励制度。对年轻人来说,50元可能起不了多大作用。然而,如果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50元,这可能比你年轻时用50元更有意义。因此,降低缴费基数对个人来说是短期收益,也是长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