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我们都看到一个非常酷的虚拟屏幕在空中显示。这些角色在屏幕上挥舞双手,可以同时相互交流
现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创业公司董超科技已经迈出了将科幻变成现实的第一步。两位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两位研究生,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在空中成像和互动的显示面板。然而,就在融资到位、工厂准备大规模生产之前,一份来自未知来源的无效申请被提交给了两位90后企业家。
图/董超科技生产车间
专利生死之战
”这一诉讼同时也具有使我们的专利更具防御性和更具侵略性的优势。”韩东成皱着眉头走向深达图
/专利复审委员会第
号决定追溯至2019年2月。刚刚通过资本转移完成首轮融资的董超科技终于松了一口气。历时近四个月的第二轮融资终于尘埃落定,建设试点线路的计划也准备正式启动。此时,科技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通知,称其三项核心专利“无效”,无效宣告请求的名称为吴灿
如果吴灿的无效请求被专利复审委员会接受并批准,意味着技术将失去生产其产品的核心技术路线,以前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这家技术型初创公司可能会被扫地出门。
董超科技的创始人韩东成和范超不知所措:我们早在2017年就申请了这三项专利。为什么他们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被起诉?我们摸索着过河去探索这项技术。为什么其他人会否定我们的核心技术?如果这场诉讼失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虽然
图/董超科技偏杯
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心,但由于“专利”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没有任何出错的余地,再加上创业之初缺乏资金,专利申请机构发现当时不够专业,专利申请也不是很完整。因此,打了“人生第一场官司”的韩东成邀请三位律师一起到北京出庭,而另一位唯一的无效申请人出庭。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各种技术进行分解和比较后,董超技术从6月底至7月初先后收到三项专利决定:“一种用于空气成像的光学平板结构”、“单排和多排等效负折射率平板透镜”被认定为有效,“多排和多排等效负折射率平板透镜”被认定为无效韩东城,
,解释说“光学平板结构”是交互式空气成像平板透镜的底层技术,而“单行多列”和“多行多列”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实现。因为“单行多列”成本较低,结构上容易处理,所以团队当时选择了这种方法,“多行多列”比较贵,而且没有生产实际产品,这也可能是它被裁定无效的原因。但是,总的来说,“多行多列”被认为是无效的,不会影响未来产品的生产。
立方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及商业律师李春强告诉深科,目前只有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了决定。无效宣告程序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两级法院听证会结束后,该专利实际上被宣布无效或仍然有效。
复审决定还规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DeepTech询问董超科技是否有很高的可能性再次被起诉。韩东成和范超都认为这个概率不高,终审的成功率可能只有1%在回复
时,李春强表示,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科学统计数据来证明第二次上诉的成功率。该行业声称有1%的成功率,一些组织声称有13%的成功率,但这还不是决定性的。
虽然一家初创公司卷入了一场诉讼,但说起来并不愉快,但专利纠纷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两个问题:市场前景看好;他们即将生产的产品可能已经让市场上类似产品的生产商感到不安。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生产交互式空气成像平板镜头,即ASKA3D在日本。此外,吴灿早先提供的专利证据来自该公司然而,这仅仅显示了ASKA3D在幕后操作的可能性,但不能直接证明。DeepTech就相关专利问题联系了ASKA3D,截至发布时未收到回复。
根据专利决策结果,在中试生产线建成后,董超科技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家能够生产该产品的公司。韩东成表示,今年9月至10月,大规模生产计划基本实现。
如何在空中做成像
在现场,DeepTech亲自感受到了空中成像装置,一个看似简单的蓝色地球上方的面板,也可以用手指转动地球看到每一个大陆同时,你也可以用手指在空中“剁”切水果。
使光线能够在空气中成像。其最基本的核心是找到一种具有“负折射率”的介质那些在
学过高中物理的人应该知道折射率是几何光学中最重要的概念。目前,人们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任何具有负折射率的材料,所以折射率一般指“正折射率”,即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透明介质,光穿过后会向原来的方向传播。正折射率材料
图/光路图
而董超技术开发的人工结构“负折射率”介质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光被这些材料折射后,会向相反的方向偏转,因此具有良好的聚光效果。
图/负折射率材料对光的会聚效应
正是光会聚使图像“出现”在空气中的效应当然,如果你想实现互动,你还需要涉及一些传感器设备,包括现实感,LeepMotion等。这些器件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产品,只需相应调整下界面,就可以与平板透镜结合呈现交互式全息无模图像。目前,
全息投影技术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实现。在一些综艺节目中,虚拟人物一直在出色地唱歌和跳舞。其大多数技术实现仍然需要透明膜、水幕等作为屏幕来实现显示效果。利用光干涉和衍射的原理:首先,将光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膜,另一束被物体反射后射向感光膜,记录两束光的干涉信息并产生全息图;然后,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的光波信息,获得全息图像
,但上述原理在光线穿透和显示交互性方面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由于成像原理不同,董超技术公司的产品在穿过平面透镜后,可以在空气中的真实图像中呈现光线,这有望解决穿透和交互性等技术难题。
范超告诉DeepTech,这项技术的设计理念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当X射线入射到晶体上时,它们将在晶面的微观晶格结构上被反射,反射的光线在发射后将经历布拉格衍射。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在平板透镜结构的中间,垂直于透镜表面平行排列多层反射条,实现晶格状结构,反射条的两侧用磁控溅射镀一层反射膜。
图/平面透镜成像原理总图
”目前,反射膜通过磁控溅射涂有铝和银。以前已经考虑过类金刚石碳,但考虑到性价比,该产品将继续使用现有的涂层材料”范超向DeepTech解释道,“如果我们想提高成像质量或为将来的高端需求准备产品,我们可能会考虑其他涂层材料。“
”通过专利案例中提到的“单排和多排等效负折射率”的设计,可以将平板透镜中的上述微结构结合起来,最终可以得到满足交互式空气成像要求的平板透镜。当然,关于粘合剂的选择,范超说,由于考虑到膨胀率和粘合度等诸多因素,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从实验室出来并准备大规模生产的
产品的稳定性和产量是极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关于即将完成的试点测试线,范超说,目前有很大的压力,因为大多数零件基本上是这种新型产品的非标准产品,平面镜头。因此,在生产线上调试设备时必须非常小心。
但是韩东成和范超对今年10月左右大规模生产产品的产量有不同的预期。韩东城说,好产品的比例超过50%,早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且即使只有好产品率的一半,其价格也足以与目前市场上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的友好产品竞争
,而范超对收益率更有信心。他预计收益率将在80%左右“毕竟,在实验室阶段,我们做得相当好同时,第一批批量生产的规模不会太大,所以产量应该是可能的。“
董超市场人员也表示,公司现在的关键在于中试线投产后的批量生产结果。这是一道屏障。一旦跨越,韩东成和范超可能实现“金融自由”
,但是,韩东成和范表示,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把科技发展成为像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那样的全球性高科技公司。“董超”这个词不仅是两个名字的组合,也是创业时设定的目标:“东方和超越”
走出校园的创业之路
无论是技术研究、企业管理、市场融资还是专利布局,董超科技的每一步都相当稳健。虽然之前已经知道他们“年轻有为”:韩东成生于1992年,范超生于1993年然而,当专业术语、商业概念和战略计划从他们的口中被提及时,很难将这些词与90后、硕士学位和白手起家联系起来。
“范超和我一直认为,如果我们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很简单,但是通过企业的实践只知道这句话的味道很深。通过不断的失败和挫折,我们倾听身边长辈和兄长的创业经历,并将这些经历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经历。简而言之,我们应该学得更多,看得更多,听得更多,这些事情就会得到解决。没有人从出生就知道一切。他们都必须学习。他们不能不学习。”韩东城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2年上半年,016年,韩东成和范超还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就读一年级研究生。由于2015年研究生入学改革的巧合,他们都属于中国科技大学,被分配到一个宿舍的上下两层。随着两人关系的不断发展,饭后的一次闲聊让他们产生了一起创业的想法。当时,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并制作实验样本来吸引投资,他们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学业的沉重压力,开始拍摄《毕业照》,以节省老师背后的启动资金。
图/范超韩东城
“当时很辛苦,很辛苦……”韩东成甚至感叹了两次在
199的四个月里,在被多次拒绝为金字塔计划后,他们招募了30多名学生摄影师,并成功地拍摄了5000名大学生。在7月份的毕业季之前,他们实现了50万元的收入,包括18万元的净利润。然后他们以10000元的价格卖掉了摄影棚,踏上了用190000元的“第一桶金”创业的道路。2016年8月,董超科技成立,开发空气成像技术产品。和他们的硕士学位由于创业推迟了一年。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组成了一个简陋的团队,组织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姐妹和教授进行技术验证。他们还遵循了“韩东城负责,范超负责”的合作模式。范超带领技术团队专注于技术,韩东成则外出经营业务。韩东成在5到6个月的时间里为公司完成了300多万个项目,他的全部收入都投入到了研发上。范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这300万人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解释,并在2017年底开发了第一款产品。同样在2017年底,在北京中关村的一次路演之后,董超科技以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为投资方,完成了8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这属于合肥市政府扶持资金,没有赌博协议,5年内可以原价回购”韩东城说道
当时,由于缺乏公司管理经验和核心成员的离去,两人开始重视企业管理。2018年,董超科技引进职业经理人,开始建立垂直管理梯队。与此同时,实验室产品已经开始向工业化过渡,一切都在正轨上。
2年1月019日,董超科技以中科创盛为资本完成了首轮千万级融资。然后他们开始建造一个工厂和一个试验工厂。
在此次专利纠纷后,董超科技更加重视专利申请和保护。现在它拥有63项专利,包括PCT国际申请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版权,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专利护城河”
”马云以前说过,很多人相信它,因为他们看到了它但是我们相信我们能看到它”韩东城笑着说道
在董超科技公司产品手册的扉页上,一名登山者仰望星空。中间的图片说,“让世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这种交互式空气成像技术将颠覆许多领域的显示模式,例如室外媒体显示、车辆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输入和其他应用。
至于未来,这家由两位90后创业者白手起家创办的公司会走多远?未来的重大考验是年底前大规模生产的结果。
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韩东城和范超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