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束后,流量控制员向病人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并祝他早日康复。
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疾病治疗的每一个细节都应清楚地记录在问卷中。
防护服需要以非常标准的方式穿着,必要时需要其他人的配合。
本报记者崔健“全副武装”进入隔离区采访
护目镜、口罩、防护服、帽子...每次脱下一只手时都要洗手。
由于没有单独的缓冲区,流量控制器需要迅速脱掉防护服,以避免将污染源带到其他区域。
2年1月13日上午9时30分,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调查处理小组的刘忠、孙湛同志接受调职。一名刚从武汉回来的市民出现发热症状,已被送往山东省第三医院隔离观察。需要尽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接受任务后,这两个人抓起个人防护装备,把问卷带到医院。
两人在车上首先总结了病人的初步情况,为下一步流量调整工作做准备据刘忠介绍,这些工作人员就像是这场防疫战争中的“侦察兵”,他们是最接近病人的工作人员之一。在接到转移任务后,他们必须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以准确地知道病人去过哪里和跟谁在一起,因为一步之后,可能会有新的传染源,而且疫情可能会扩散。他们的工作是与病毒“赛跑”,赢得病毒将进一步控制疫情的发展。
一到达医院,汽车就停下来,他们熟练地戴上口罩、护目镜、双手套、鞋套和防护服。在与医务人员简单交接后,他们进入病房并开始调查工作。乍看之下,病人看起来身体状况良好,对转让人的到来并不反感。刘忠在返回医院之前先询问了病人的发烧情况和行动过程,然后要求病人讲述他返回医院后的生活和他联系的人。在某些细节上,病人的回答有些模糊。流量控制器帮助他尽可能仔细地回忆和记录,不放过生活和诊断的任何细节。“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小心。如果我们漏掉任何细节,我们可能会漏掉一个被感染的人,这将给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更大的压力,”孙湛谈到流量控制员的工作时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工作,刘忠和孙湛完成了当前的调动任务。在离开隔离病房之前,两人还向病人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希望他早日康复。
进入病房比离开病房容易。在流量调节隔离病房中没有单独的缓冲室,因此要求他们尽快脱掉防护服,以确保污染源不会被带到干净的区域。防护服密封性好,不易脱下。手不能尽可能多地接触防护服的外层。他们两个互相帮助,最后花了20分钟才把它完全脱掉。
离开隔离病房后,他们还需要尽快回到疾控中心整理和归档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如有必要,这份流动传送文件将成为济南反疫战争中最强大的“情报”...
(济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崔健摄)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