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有大型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控股的中国邮政消费金融,不是首批试点的特许消费金融机构之一,但凭借股东优势和稳健经营,正逐渐成为第一批特许消费金融机构。财务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邮政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99%。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增长82.38%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
199之际,中国邮政消费金融副总经理李乃勤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谈及了70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的升级和消费金融的变化。李乃勤,,说:“消费金融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拉动内需、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整个行业来看,消费金融行业正在向以科技驱动、以创新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这将为推动中国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三次消费升级
”性价比更高的轻奢侈品牌和快速时尚品牌正在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优质教育、体育娱乐和出境旅游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中国邮政消费金融总部位于广州东站附近的天伦控股大厦。他们租了5层楼用作办公室,李乃勤的办公室位于12层
加入中国邮政消费金融之前,李乃勤担任邮政储蓄银行分行副行长。2015年11月19日,中国邮政消费金融成立李乃勤是中国邮政消费金融的“老”员工。自《中国邮报》创刊以来,他一直在从事消费者金融业务。在
采访的当天,我第一次见到了李乃勤,他是一个典型的传统银行背景的形象:白衬衫黑裤子黑皮鞋,自称从互联网企业那里学到了“互联网思维”。回顾70年来消费变化的道路,李乃勤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至少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每次升级都伴随着新的消费特征,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带来的首次生活必需品消费升级。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建立,消费者对餐饮、服装等轻工业产品的追求开始增加,购买行为已经发生。中国第一次消费升级应运而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性消费品的消费升级是第二次消费升级。当时,中国开始了农村改革,建立并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了乡镇企业,使农民迅速致富,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消费升级浪潮。
李乃勤认为,目前消费质量和享受消费品正在升级。21世纪初以来,国民经济进入了信息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2010年以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出现,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爆炸式发展。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第三次和持续的消费升级。
“与前两次消费升级不同,高品质消费和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此次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就消费内容而言,性价比较高的轻奢侈品牌和快速时尚品牌正在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优质教育、体育娱乐和出境旅游市场正在迅速扩大。中产阶级已经成为这场消费升级的主要力量。与其他群体相比,中产阶级是更好的消费者,有更高的品味和对质量的追求。”李乃勤说道国家统计局
199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19年上半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30元,同比名义增长7.5%。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推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金融变革
“消费金融现已进入规范期一方面,国家肯定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鼓励发展消费金融;另一方面,国家加强消费金融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活跃,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消费金融悄然孕育,并随着消费的升级而变化李乃勤认为,中国的消费金融业务正式开始于1985年,当时中国银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
记者了解到,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准信用卡”。要使用该卡,必须在账户中存入一定数额的准备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时,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消费。
据报道,当时的“中国银行卡”只是一种背面带有类似磁条的棕色条纹的浮雕字符卡,而不是磁条一些资深银行家告诉记者,“中银卡”是中国消费信贷领域的第一张“大手笔”,但真正的标准信用卡是广发银行在1995年推出的。
李乃勤指出,消费金融此时正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金融产品主要由商业银行提供,产品相对有限,主要是信用卡,审计程序相对严格。它们主要服务于央行信用报告系统覆盖的高净值和高收入群体。
为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监管部门正在考虑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为汽车消费、教育消费、家居装饰消费、旅游消费等新兴消费需求提供金融支持。2009年,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成立。第一批注册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诞生。
2年底,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原银监会修订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国内非金融企业作为主要投资者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然而,原银监会要求发起人在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其主要业务是适合提供消费贷款的产品。
李乃勤表示,现阶段注册消费金融公司在审计方面要求相对宽松,产品具有金额小、速度快、无担保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无法弥补的消费金融需求缺口。
此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网上贷款平台纷纷推出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日益丰富。与此同时,监管机构进一步放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消费金融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银行、电子商务和网上贷款系统格局。
的李乃勤判断,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以BATJ为代表的交通平台将主要出口平台服务。“由于杠杆和监管因素,这些平台很难采取金融实体的形式,或者主要依赖平台服务。”
李乃勤认为,消费金融现在已经进入监管期。一方面,国家肯定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鼓励发展消费金融;另一方面,国家加强了消费金融的规范化管理,消费金融行业进入全面整顿和规范发展阶段。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消费金融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拉动内需、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政策层面上是有利的。李乃勤认为,教育、租赁、旅游、装饰、家电、3C等贴近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产品将成为消费金融的主流场景。消费金融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实物消费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的持续升级和扩大,以及对“绿色智能产品”等新消费领域的引导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已形成以商业银行、特许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体的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这三种类型的参与者是分层的、互补的,涵盖了不同的消费金融服务人群。其中,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中国消费金融领域最大的创新,因为它的技术和场景能力能够触及长尾人群,满足公众对高频小规模普惠金融的需求。
《报告》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金融对拉动内需、稳定增长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中国消费金融业至少还有五年的快速发展期,预计资产负债表上的消费金融将超过总信贷规模的25%。
蚂蚁金服研究所的研究发现,2018年,在中国335个城市中,人均互联网消费贷款越高,人均互联网消费金额越高,相关系数为0.85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认为,无论是基于政策理论还是基于国际经验分析,消费金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费金融机构应深入研究有效的消费情景,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充分利用金融技术,使消费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
因此,中国邮政消费金融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国家团队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子公司,在业务发展上有自己的布局。李乃勤表示,中国邮政消费金融在消费金融领域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致力于建设面向城乡消费者和企业的综合消费金融服务平台,旨在服务国民消费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力争成为全国一流的消费金融公司。
此外,中国邮政消费金融将坚持“三个三”发展战略,以网上渠道、线下渠道和大数据应用为发展的三大“引擎”,以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引导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能力的三大“保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交错经营,协同发展,打造三到五个核心产品品牌,服务大众,提高消费质量,创造美好生活。关于
的具体布局,李乃勤指出,公司将围绕三大平台建设进行战略布局一方面,搭建生活服务平台,实现“金融生活”全面覆盖消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与邮政储蓄银行紧密合作,交错运作,差异化发展,提高协同效应。此外,将深化与BATJ等基于互联网渠道的平台的合作,以“整合开放”的理念实现“价值链整合”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金融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拉动内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李乃勤表示,消费金融行业正在向科技驱动、以创新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这将为推动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