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 文章经常比较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国际比较的基本原则是指标、方法和口径的统一。否则,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1、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些金融专业人士比较了发达国家和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于总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可支配收入总额分为四个部分,即家庭、政府、企业(非金融、金融)和非营利组织。然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一个部门。重要的是,还有统计方法和口径问题。
可支配收入构成:
中国可支配收入=工资收入+净营业收入+净财产收入+净转移收入
国际可支配收入=员工收入+个体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家庭净生产(家政、耐用消费品、自住、自助)
比较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国有四个项目,国际组织中还有一个项目(家庭生产),第一个项目的名称和口径不同。关于可支配收入,主要有三个指标:256以上
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际组织的统计口径比中国大得多。根据中国的统计方法1,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4%,美国为38%(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也是强制性的,如果扣除,该比例较小)根据国际组织方法2,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至少增加了10个百分点。
2年。家庭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3即家庭部门的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国家统计局非金融资本流动表)一些学者注意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家庭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72%),但他们认为家庭调查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一些遗漏、欺骗和错误,而家庭可支配收入使用的是统计误差小的大数据...事实上,也有不同的统计方法和口径。
户包括家庭户、集体户、农民、农场、个体经营者、独资公司、合伙公司、免税合作社(免税合作社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力合作社、独立农村电话合作社等。)请注意,家庭部门的财产收入不包括租金,而是记录在家庭部门的营业盈余中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0.7%,23个发达国家(不包括葡萄牙)的几何平均数不超过65%
3年。人均可支配个人收入4这是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一个指标。这一指标与国际组织可用指标的主要区别在于,美国只扣除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车牌税,而不扣除社会保障税。个人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75.8%
与中国相比,199个国际组织的可支配收入主要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1年。国际组织有耐用消费品的自助服务(净值),如汽车、洗衣机、冰箱等。计算方法是耐用消费品的折旧和返回值(或销售价值)。美国家庭耐用消费品的自助服务(净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5个百分点(不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没有
2年。国际组织有国内自助服务(净值),如烹饪、洗衣、清洁、照顾老人、儿童、购物、园艺、小修理、家务杂事等。建议使用类似员工的工资。美国家庭非市场服务(净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16.7个百分点;中国没有
3年。国际组织有自己的住房服务(网)自助住房的净值是虚拟租金。其计算方法是市场价格租金减去成本(抵押贷款利息、房屋保险、维修、财产税等)。),减去折旧,再加上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包括对贫困家庭的住房补贴、农村公路修复的财政支出等。在美国,家庭拥有住房的虚拟租金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6.9个百分点(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4年。国际组织雇员的工资水平比中国的高得多雇员的收入包括工资和薪金、(现金)奖金和小费、佣金和佣金、董事费、利润相关收入、雇员权益收入、雇主提供的免费或补贴商品和服务、遣散费和遣散费、雇主的社会保险缴款等。
2、员工工资、员工薪酬和员工薪酬
统计就业人员,按从业人员、自谋职业者和用人单位的状况中国称员工为员工。自营职业包括自由就业(如没有单位的作家、画家和设计师)、农业自营职业(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和非农业自营职业(自营业主)
应特别注意个体就业。个人就业包括自营职业和雇员。例如,丈夫和妻子共同经营一家餐馆,一个是个体经营者,另一个是雇员(根据实际统计,国家统计局估计三分之一是雇员)由于区分个体劳动者的报酬和经营盈余并不容易,所以在实际会计中按一定比例进行划分。中国的雇主占总就业人数的1%,个人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17.5%,非农业个体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10%...
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8%,低于非洲。国家统计局将员工分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农村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中国的雇员总数是三项的总和。国家统计局公布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总额。仅这一项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更重要的是,引用的国家数据不是工资总额,而是雇员的薪酬。
员工的工资远远大于工资(大于员工的收入)。雇员的工资相当于雇员的收入,加上雇主的自愿保护计划(养老金、健康、生活、失业、补偿等)。,如中国的年度养老金、商业健康保险、递延养老保险等。),加上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财政退休养老金(视为单位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等。
“中国劳动者报酬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据信,中国工人的薪酬正在下降,资本收益正在增加。
但考察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方法:中国是工人报酬+净所得税+净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在一些国家,员工薪酬+净所得税+净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中国和外国有两个主要区别,即中国是工人的报酬,外国是雇员的报酬;中国的净营运盈余主要是企业;外国公司和个体经营者(包括非法人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体工商业不断发展。雇员比例下降,个人就业比例上升。然而,也有个体雇员。雇员的报酬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同时,工人和自营职业者都是工人,国家统计局一直在使用工人的报酬(不包括工人的报酬)工人报酬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多年来一直在50%左右的一定范围内波动。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似。
三、税后工资
中国经常引用相关国家的工资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国际劳工组织。一个来自经合组织,它的数据比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大。主要原因是雇主或雇主支付的社会保障(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是全职的)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中国数据是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其他国家的所有员工是否都是不确定的。为了真实反映中国的平均工资,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工人(城镇单位、私营单位和农村单位)的平均工资估计约为4735元/月。
中国的平均工资排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似(国际劳工组织在城镇使用非私营单位,排名较高),但由于中国的低税率,税后工资(费用)必须提高几倍。发达国家的工资税和社会保障缴款率较高。23个发达国家的几何平均税率为26%(社会保障率8%,工资率17%),是中国的2.4倍。
中国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率约为10.43%(老年人为8%,医疗保险为2%,失业为0.43%)2017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3500元,扣除上一年度社保工资中的三险一金。平均工资税约为0.3%,税率不超过11%
修订后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2019年)、国务院《特别附加所得税扣除办法》等规定,(1)起征点为5000元/月(2)扣除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3)六项特殊扣除201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综合收入不超过12万元(1万元/月)或年度补税金额较低的纳税人,两年内免于最终结算。
某些国家的薪资表分析:256以上
(1)发达国家的税后(费用)购买力平价工资并不像预期的那样高。2017年,23个发达国家扣除购买力平价税后的平均工资约为10,455元/月,是中国的1.48倍。瑞士最高,约17752元/月;意大利最低,大约每月7605元人民币美国约为11408元/月,是中国的1.7倍,但中国的工资增长率相对较高,在过去两年下降到9.5%,而美国和其他国家约为2.5%,中国有明显的赶超趋势。
(2)一些中国人的工资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总的来说,大城市的房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价格较高的主要是服务业(美发和维修)、学前教育、房租和住宅(消费支出不包括购买住宅、多年储蓄,消费价格不包括)。许多商品都是一流的批发代理,价格不高。最明显的是,公共服务的价格相对较低,如公共交通、水、电、气等。,因为有足够的财政资源和大量的补贴。此外,学费和医疗价格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乱收费。与此同时,公立、单位和包容性幼儿园的比例相对较大。
根据中国购买力平价专家(国家统计局国际比较项目的组织者)于的研究,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平均消费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在一线城市,税后工资(费用)超过1.3万元,不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你有一栋房子和一辆汽车(发达国家比中国有更多的债务),你比一些发达国家生活得更多。
(3)人们对少数发达国家的印象低于中国例如,在葡萄牙,税后购买力平价工资仅为每月3914元人民币,而希腊的工资也不高。
(4)前苏联和东欧,波兰最多,约6744元/月;最少的是保加利亚,远远低于中国。大多数分裂前苏联的国家都比中国低。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会影响收支平衡:它等于收支平衡减去居民消费,因此收支平衡既与收入有关,也与消费有关。根据购买力平价知识,价格水平指数=购买力平价系数/汇率,23个发达国家的几何平均消费价格是中国的1.83倍,中国的消费价格是美国的58%,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居民储蓄余额比发达国家高得多,后者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发达国家的几何平均家庭储蓄率为18%,而中国为36.2%)一些外国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家庭收入、消费、储蓄等数据存在矛盾。有隐瞒(由自己填写)和拒绝统一(被高收入家庭拒绝)的情况。也有政府个人(转移)消费没有完全计入家庭消费(计入政府公共消费)的情况,低估了中国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快速增长,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未来的增长过程中,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老农民的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稳定物价,降低税费是多么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