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三厂绿色钻井开启“花与根相结合”的质量效应

五联单

中新网内蒙古12月4日电(佟婷婷李守东)11月28日,在苏14-*-**井场钻井施工区域内,设备在白盒内自动完成一系列泥浆处理程序。加压后的滤液通过管道返回储罐,干燥无味的泥饼从出口排出,环境干净整洁这是第三天然气生产厂“钻井废弃物边处理边资源化综合工程”的一个缩影。

苏里格气田生态环境脆弱。保护草原环境是第三天然气厂的义务和责任在去年“泥浆不落地”清洁生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19年,该厂在62口新复垦井推广应用了该技术。结合压裂返排液的回用和三方闭环岩屑处置管理模式的整合,滤液回用率达到73%,钻井废弃物产生量达到66000立方米。与“大罐沉淀工艺”产生的废物相比,该厂减少了10,000立方米的废物产生量,节约了18,600立方米的水,节省了157,100元的运输和处理费用。绿色钻井以同样的频率和共鸣,产生了“融合”的质量效应和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开发与保护

“以前有句谚语‘泥浆不落地’,就是用泥浆罐代替传统的泥浆池。技术升级后,对钻井过程中出现的钻屑和泥浆进行分类,干燥后的钻屑直接固化。加入破胶剂后,对泥浆进行压力过滤。压滤后的固体固化,废水完全循环使用。”钻井队副经理姜磊谈到了侃侃的新技术,并一一列举了它的优点它降低了钻前施工和土地占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井场的清洁生产。钻井废弃物总量减少了30-50%,废弃物在整个过程中不接触土壤,真正实现钻井零排放。然而,可以保留泥浆中的有用成分,从而节省重新配制钻井液的成本,并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没有经济的技术是没有生命的。污泥不落地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生命力在于产生废弃资源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价值。“牧民们环保意识很强。他们害怕泥浆会破坏植被,伤害牛羊。“生产和建筑安全总监石开擦了擦已经凝固的滤液,滤液是干的、松散的和砂质的,颗粒明显地分散了下来“现在废物的固液分离已经完成,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可以变废为宝,减少占地面积,方便运输。用这种泥饼做砖、砌墙和铺路基很受欢迎。“

和传统的终端管理已经完全转变为“源头预防”。除了最新的技术,还需要严格的“过程控制”。今年,第三天然气生产厂首次将钻屑处理厂纳入项目管理,建立了三方闭环钻屑处理管理模式。

“根据‘单井承包,量力而行’的原则,项目组、钻井队和岩屑处理厂将签订三方协议,在附近完成拖运处理,取消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将丢失、丢弃、转运等安全环保风险从60%降低到0%“负责钻屑计算、分配和验证的李守东对严格控制钻屑运输过程非常有信心。“全年签署了300份三方协议,所有协议迄今都已完成,总共产生了约205,100,000件废物,这些废物已被转移到岩屑处理厂。“

在另一个地方,在项目组的安全环保办公室门口,十几名钻井队领导正排着长队,等着审核“五联”的内容。李俊保安队在办理手续时忙得连一口水都不敢喝。“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从我在这里签的第一份到钻井队的第二份,加工厂的第三份和第四份,最后是环保局的第五份,有五个连续的交接和验收表格,层层控制。可以说没有错误“

钻井现场有技术人员24小时监控设备运行;在整个运输期间都可以进行全球定位系统跟踪和定位,并且可以对移交和验收进行监督和监督。“如果我们把挖泥坑和不定期收集泥土的老方法与游击队相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支装备更好、服务更专业的正规军。“

在此基础上,工厂从大的角度到小的角度修订和完善了“钻井-试气-地面-属地单元”的移交管理方法,编制了目录清单,并根据本地区垃圾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外包、环保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了井场移交流程,确保钻机在搬迁后“一个井场完成,另一个井场移交”。双方签字盖章后,交项目组验收。全年所有161个井场都将“完工,材料耗尽,场地清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