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理货,无人机巡逻...该省唯一的智能港口主管

此外,目前完成的各运营子系统实现了海关与港口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了港口之间的整体运营监控、物流跟踪和实时联动,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加快了港口通关速度,为客户节约了成本。(详情请关注羊城学院pai.ycwb.com)近日,作为交通部首批智能港口示范工程之一的广州港集团“互联网港口物流智能服务示范工程”,顺利通过

年竣工验收和章昊通讯员罗礼贤

年竣工验收

据悉,该项目是2017年交通部办公厅公布的全国13个智能港口示范项目中,广东省唯一获批的项目南沙港作为广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

理货点没有人。近年来,依靠港口科技的进步,曾经从事物流工作的女性港口工人已经精通港口一线生产作业。

传统的理货位置要求工作人员到码头前“一对一”(每台桥式起重机一人)完成整个集装箱装卸船的理货过程工作人员经常必须爬到货架的顶部才能与货物紧密接触。风大,阳光充足,又冷又热。由于劳动强度要求高,男性员工经常从事这项工作。

目前,随着广州港人工智能理货系统的运行,南沙港外轮理货人员只需在办公室移动鼠标,就可以通过理货系统的可视终端在线理货至少两条作业线。理货效率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也大大改善。在南沙港区

的另一端,南沙总粮站上空,两架无人机缓缓飞行。在很短的时间内,整个港区的三维模型就显示在粮食码头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简单地触摸鼠标来观察终端站点上的小生产滴。

广东港口

曾经很少触及的“危险区域”,如筒仓的侧边和设置在高空的运输带走廊,也可以在计算机中清晰地看到。

粮码头工程技术人员表示:“通过无人驾驶飞行器,可以快速、清晰地检查现场的异常生产和一些高空设施的安全隐患。现在我们不需要去码头的危险作业区重复检查,人员的安全也得到了极大的保证。”

位于南沙港区商务大厅。只有少数顾客当场处理订单。工作人员正忙着为电话另一端的客户处理网上业务。据报道,终端业务已经完全无纸化,客户可以通过网上营业厅轻松处理香港的所有业务。在

广东港口

实施过程中,增加了两项新的国家专利

。这些可见的科技进步和为员工和客户提供的经验改进得益于广州港启动的“智能港口建设项目”。“智能港”的“黑色技术”不仅酷,而且“生活温度”

|自1992 017年以来,广州港已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北斗定位、视频集成等信息技术深入融入港口业务,重点是交通部对智能港口示范工程的具体要求。它建立了“一个中心,六个平台”记者

了解到,广州港“互联网港口物流智能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新增2项国家专利和9项软件版权。

来源|阳城调

责任编辑|崔文灿

审批签字|张德刚

实习生|梁晓京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