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 < P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富源学校被问及“高考移民”的存在5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5月10日前对从外省转到广东省普通高中的学生的转学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高分
的考生突然成为
事件的导火索,该事件于4月底在深圳举行的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被引爆。在这张成绩单上,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富源中学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该校的6名学生进入了全市十大科学学校,远远超过了当地四所著名的公立高中。
的家长质疑,对于一所近年来高考分数仅超过300分的私立高中来说,一次培养出这么多尖子生是不合理的。根据学校2016年对衡水高中合作的介绍,推测这些尖子生是从衡水高中直接引进的“高考移民”。
△深圳富源学校
2016年11月,衡水中学深圳富源分校揭牌根据官方网站“富源中学2017年招生推介会”的消息,该校与衡水中学的合作包括联合招生和衡水班来自
的记者发现,富源中学和衡水中学的学生经常发生碰撞。例如,今年的高中生崔木龙是2018年春季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名单中衡水一中的一名高二学生。同年10月,他成为深圳富源中学高三学生,入选第32届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广东省队名单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政策仍然合法,仍然难以摆脱“高考移民”的嫌疑。29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称,富源学校学生(包括户籍在广东省及深圳市以外的学生)均提供了深圳市公安部门和学校登记管理部门出具的户籍和学籍证明,手续和资料齐全,符合深圳市高考报名条件。
然而,有证据表明,富源学校的这些尖子生或多或少存在“民族分离”现象以崔木龙为例。在关于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移的通知文件中,很明显,他在衡水中学参加了高中毕业考试(俗称中考),然后转移了成绩
根据广东省关于申请高考的政策规定,在广东省户籍的学生可以在广东省申请高考。如果是非广东户籍,考生(家长)必须符合“两个合法”和“三个三年”的条件,即分别具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合法稳定的居住地、三年的学籍、社会保障和居住证。对此,广东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解释说,只有非本地户口的人才需要符合“两个合法”和“三个三年”的要求然而,只要户口在香港,无论何时转移或在哪里学习,都不受此限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申请到深圳富源学校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是符合广东省高考条件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排除“高考移民”与户口和法律政策的嫌疑呢?根据
记者询问的“高考移民”的解释,一些考生利用高考成绩的差异和不同地方的高、低录取率,通过转移或转移户口,在分数相对较低、录取率相对较高的地区申请考试,称为“高考移民”
据此,教育专家认为,富源学校的行为表面上已经合法化,但民族分离是一种典型的“高考移民”,程序的合法性并不能证明没有问题。
年5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高考移民”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成立“高考移民”专项行动工作组,开展“高考移民”治理专项行动,并于5月10日前对广东省从外省转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的转学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其入学和户籍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致力于纠正诸如国籍分离和空招生等现象。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中小学招生的规定做好招生管理工作。学籍管理的原则是“终身一国,全民一国,全民一国”
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不得以虚假信息确立学生身份,不得重复确立学生身份。严禁非正常转移学生身份、空挂学生身份、伪造学生身份、出具虚假学习证明;严禁虚假跨省合作办学或虚假一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等行为。普通高中之间的学生转移是基于学校的年级相同和年级相连的原则。高一第一学期和高三第三年级不接受转学学生。
△数据图表
防止“高考移民”非法定居
“通知”要求,协调户籍管理,严格控制户籍其中,地方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规范账户迁移程序,加强跨省账户迁移监管,严格检查账户迁移原因是否合法合理。对计划投靠非直系亲属、高中阶段进入集体家庭、未满18周岁的个人,计划迁入地教育部门应加强与迁出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沟通,共同做好核实工作,防止“高考移民”非法定居对不符合转户条件的,不准入户。那些已经在广东定居的人,如果被证实为了高考而转到另一所高中或通过欺诈手段搬到广东省,将被清除。
同时,加强考试管理,规范考试和招生秩序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开展高考招生资格考试,严格审查高考学生的招生资格、各学年学生状况和实际学习情况。跨省迁移户口的考生应重点核实证明材料、父母工作经历、相关证明文件和印章的真实性。
学校招生管理混乱可以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
《通知》还要求,在高中阶段,如果出现学生学籍不正常转移、学生学籍空登记、学籍弄虚作假、出具虚假学习证明、虚假跨省合作办学或虚假一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等行为, 对直接责任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或教育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对于民办学校,教育部门应当责令学校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并根据情况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涉及非法发放学历证书、学籍管理混乱、存在严重舞弊影响恶劣的,应依照《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学校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
维护高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