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组委会(BOCOG)已经获得了可持续管理体系认证。

管理体系认证有哪些

北京冬季奥运会组委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认证仪式图片/新京报记者

新京报记者蒋今天(11月6日)第29届奥运会北京冬季奥运会组委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证书,建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整合了“大型活动可持续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责任指南”三项国际标准的可持续管理体系。这也是第一个涵盖整个奥运筹备领域和范围的可持续管理系统。

什么是“大型活动的可持续管理体系”?奥运会闭幕后,可持续管理系统将如何“扭转局面”?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以及参与审核和认证的相关人员。

建立可持续管理体系,减少组织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据了解,可持续管理体系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的各个方面。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总体规划部可持续发展司司长刘新平表示,该系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延庆区共移植了3万多棵珍贵树木,成活率超过90%。保护竞赛区域内的小溪流,确保河流的连续流动;这三个竞争领域已经实现了100%的绿色能源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四个场馆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世界上最清洁的制冷剂同时,

是第一个冰雪场馆绿色评价标准。目前,所有新建场馆均达到三星级标准,而改造后的场馆需达到二星级绿色评价标准,“主要考虑现有场馆的历史背景和现状等因素”刘新平介绍,以水立方为例,一方面要重视制冰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尽量减少用水量,增加循环量。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最新的能源设备等降低室内场馆的能耗。

当在认证证书上实施时,这些可见和可感知的实际变化变成一系列数字,例如“ISO20121”作为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可持续管理体系认证申请的服务机构,SGS中国可持续发展产品经理刘秀萍表示,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化组织20121标准,这是一个大型赛事可持续管理体系的标准。它在活动、流程、场地、供应链等环节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常被称为“可持续管理体系标准”

克服北京和河北地理空间跨度困难

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燕指着认证证书上的“CNAS”标志表示,这意味着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已经获得国家认可机构的认可。“这两个公认的重量很重北京冬奥会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项国家政策,也是国际奥委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李燕表示,国际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标准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太多成熟或类似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北京冬季奥运会组委会不仅根据国际标准ISO20121、ISO14001和ISO26000建立了可持续管理体系框架,而且选择了更多的标准来丰富这一课题。

管理体系认证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接受了第三方认证机构代表的认证。摄影师/新京报记者陶然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可持续管理体系是一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尝试,涵盖了56个领域和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全过程,涉及环保、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由于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和河北联合举办,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如地理跨度将不得不克服。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作用,同时要深入各个业务领域,分析各个业务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把握各个业务职能的可持续性相关工作和特点,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和措施。””李燕介绍道

这也已被第三方认证机构批准。刘秀萍认为,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起点高,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完整有效。刘秀萍认为,在国际标准的框架下,北京冬奥会组委会运用了更多的标准和丰富的主题,为世界树立了更好的标杆,成为可持续管理的最佳实践。

有望转化为国家标准,成为冬奥会的遗产。可持续管理系统和冬奥会之间有什么关系?256岁+199岁的刘新平表示,在申办冬奥会之初,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就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在北京冬奥会上贯彻和坚持可持续管理的理念。今天的承诺不仅给了北京冬季奥运会更大的影响力,也是北京冬季奥运会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除了创新整合和全面覆盖外,刘新平还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可持续管理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价值延伸。这项工作涉及26个场馆和两个主办城市的政府。它将影响场馆所有者并辐射两地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刘秀萍认为可持续管理体系需要持续改进,并应在未来从价值链中得到推广和延伸“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的可持续采购已经推广到一级供应商,将来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供应链的上游,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可持续的过程中来。

199冬奥会结束后,可持续管理体系将如何“扭转局面”?刘新平表示,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目前正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商讨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管理体系转变为国家标准体系,并长期坚持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

新京报记者姜

编辑校对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