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表明中国银行卡产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
信用卡产业加速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信用卡发行数量从1.86亿张增加到9.7亿张,2018年同比增长22.8%,信用卡交易总量从3.5万亿元增加到38.2万亿元,增长10倍以上。借记卡发行总量达到68.6亿张,交易总额达到751.4万亿元。
< p >
近两年来,商业银行信用卡的“收费规模”非常明显由于网点数量和零售客户之间的相关性,大银行在发卡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工行已发行1.5亿多张卡,在行业内遥遥领先。2018年,农行发行的新卡数量最多,达到1800万张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2018年新增1500多万张新卡,同比增长64.05%,显示了后者的热望。
与此同时,银行卡受理市场发展迅速,境内商户从156.65万增加到2733万,POS终端从240.8万增加到3414.8万,ATM机从21.49万增加到111.1万,海外受理银联卡的国家和地区总数从83个增加到171个
信用卡欺诈风险下降
蓝皮书数据显示,国内信用卡未偿余额有所增加,未偿信贷总额达到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规模较2014年的2.34万亿元增长192.73%,但增速有所放缓。信用卡损失率为1.27%,比上年的1.17%略有上升。
银行卡诈骗率为1.16个基点,明显低于2016年的峰值
《蓝皮书》提到,在信用风险管理中,防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包括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和注重安全合规发展。优化迭代授信策略,提高贷前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款资产组合管理,控制风险暴露。创新贷后催收手段提高智能资产处置能力
科技促成新生态
《蓝皮书》提到银行卡主要从三个方面为个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首先是场景构建,包括生活、金融和消费场景;
是第二个变更服务,包括:流程、安全、网络、服务和效率变更;
第三是各种生态区的扩大
媒体报道显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推出虚拟信用卡。
的开放和共享已经成为银行零售转型的共识,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信用卡行业的应用。许多金融科技公司有更多的优势。因此,许多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都实施了跨境战略合作或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