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事务,全在长富绅士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库福尔今天我想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条关于银监会新规提前披露的消息。我不需要强调,你可以理解后果有多严重,它可能会在国内金融市场引发一场“大地震”。根据司法文件网5月6日公布的判决,涉案女雇员被判处一年监禁,缓刑一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整个案例
据了解,当事人姓李(女)。他出生于1986年。从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他于2011年7月开始在河北省廊坊银行工作。2016年6月,银监会将李某借调至法律法规部法律顾问室。银监会计划只借调李某六个月,也就是说,李某应该在年底前离开银监会,回到廊坊银行继续工作。
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李某在银监会一直呆到2月底,这也为本案埋下了伏笔。
2年017年2月16日下午,银监会监管部咨询办公室收到一份题为《商业建议函》的文件,该文件附有《内部咨询阶段资本管理新规定》由于是通过安检机收到的,李不敢怠慢,立即向潘副局长报告,潘副局长让李负责处理这份高度机密的文件。
经潘副局长批准后,李某打印了该文件,当时在分类机打印的登记簿上有记录。第二天,2月17日上午9: 00,李某在微信上向同事廊坊银行的郑某透露,人民银行近期可能会发布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指引廊坊银行监管合规部总经理郑某对此非常关注。当时,他问李某是否有相关文件。起初,李某声称他们是机密,不能转移到外面。但在郑某表示自己已经自学之后,李某同意了,并拍了30多张照片,通过微信发给了郑某。裁决中提到了一个细节。法院认定,李知道这是一份秘密文件,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有选择地忽略了带有“机密标识”字样的页面(共约80页)
在李某处理完相关文件后收到领导的出差通知。李回到单位后,无意中在微信公众号推文中看到了他发给同事廊坊银行郑某的类似照片。直到那时,他才觉得事情不妙。
李某立即转发给郑某,看是否是郑某传播的照片对此,郑说他不太清楚,他只把文件和照片转给了一个人,就是廊坊银行的费某。这可能是照片没有秘密身份的原因。当时范某并不知道内容的保密程度,直接将照片发送到微信群发“范总工作汇报组”
之后,在群里把照片转发给他的朋友翟某。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银监会关于资本管理的新规定“一代传一代,一代传一代”。甚至为了便于流通,这36张照片被制成了PDF文件。因此,这份文件在金融业广为流传,并通过微信、微博、博客和其他网络平台不断转发。最后,彭博社北京分行在将文件发送给中国人民银行之前获悉了这一消息。
可以从图中看出整个泄漏事件的早期阶段。如此重要的新规定被提前泄露,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公众传播。观看真是令人震惊。幸运的是,泄密事件最终没有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试想一下,如果别有用心的人拿到了这份文件,并把它推到了后面,金融市场将会遭遇怎样的风暴?
《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报告(2018)》显示,资产管理第一年,同业金融管理受到严重冲击,同业金融产品余额下降62.57%,余额仅为1.22万亿元。如果此时有人做了坏事,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可能会严重导致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返回本案。李某作为业内人士,接受了长期的银行保密教育,但由于法律意识薄弱,被借调到银监会,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泄密事件。
河北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违反了《国家秘密法》,应当依法从重处罚考虑到各种因素,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认为处罚太轻了。毕竟,这是银监会的新规定。即使不造成金融市场冲击,也不应该只判一年,甚至一年的缓刑。这意味着,如果李某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他有机会减轻或免除有期徒刑。在这方面,我也认为这种惩罚确实有点太轻了,毕竟这样的惩罚很难起到威慑作用。读者们,你们认为这种惩罚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