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详细情况:已接收所有员工,申请变更业务至过渡5年

近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600030)就中国证监会关于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证券”)的质询函发布公告,表示接受所有机构和人员,整合所有业务和网点,整合所有信息技术系统,业务范围变更申请五年过渡期。

2年1月9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拟以不超过134.6亿元的价格收购广州证券100%的股权。交易对价包括广州证券剥离广州期货99.03%股权及金鹰基金24.01%股权所得的对价。

2年7月23日,中国证监会向中信证券发出《关于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的反馈通知》在此期间,中信证券于8月30日披露了延迟回复的公告。这次中信证券用229页的材料做了详细的回复。

如何整合广州证券

两家企业的并购不仅涉及到业务线的划分,还涉及到人员的组织和安排。

中信证券回复中国证监会:“中信证券整合广州证券的基本原则是接受所有机构和人员,整合所有业务和网点,整合所有信息技术系统。”“

此外,广州证券现有的投资银行、固定收益、资产管理、股权投资、资本运营、股票衍生品、研究、托管、直接投资等业务都整合到中信证券的相应业务条线中未来,广州证券作为独立法人,仍将拥有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按照中信证券的统一规则和要求实施经营管理,开展特定业务,服务相应区域的客户。

项目变更申请报告

例如,在经纪业务领域,广州证券有122个营业部和24个分支机构,中信证券将根据属地原则和未来业务发展规划整合其下属分支机构

考虑到上述业务范围的变化涉及更复杂的资产、业务和人员调整事宜,中信证券已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为期5年的过渡期,以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充分保护客户利益和市场稳定。在上述过渡期内,华南公司将保持广州证券原有的业务范围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也提到了整合风险,包括员工流失风险、公司治理提升难度加大以及客户流失风险。

证券公司的经营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业务整合不仅涉及在有限的时间内消除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竞争或利益冲突,还涉及过渡期的监管问题,这将增加推进公司治理的难度。

第二,中信证券已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在5年内解决银行间竞争和资产管理业务整改遗留问题,并在资产处置、产品清算和服务关系等方面与客户保持联系和提前征求意见,以保护客户的知情权和合法经济利益。

“本次交易不会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证监会要求中信证券进一步披露本次交易与以往股权转让估值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和合理性根据

中信证券,本次广州证券交易评估和前三次股权转让评估交易使用的评估方法均为市场方法,类似交易案例的评估也为市场方法。

”在本次交易评估中,广州证券经调整、扣除流动性贴现不足和考虑控制性利息溢价后的市盈率为1.20倍,低于可比交易案例的估值水平由于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证券市场的走势有很强的相关性,可比交易的基准日为2014 -2016年,此时证券公司的业绩持续上升。然而,在过去两年中,证券市场的总体活动有所下降,证券公司的业绩普遍下降。据此,广州证券在基准日的回报净利润为-3.16亿元,与市场法估值相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35.41倍“

在证券业监管更加严格、二级市场持续下滑、交易不活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2018年广州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较2017年有所下降。由于二级市场大幅波动,新三板市场加速下滑,2018年广州证券自营交易和新三板造市业务遭受重大损失。由于股指大幅下跌,广州证券2018年金融资产买卖和融资融券业务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因此,本次评估中广州证券的动态市盈率与静态市盈率有很大不同”中信证券在公告中表示那么,此次收购会影响中信证券的主营业务吗?

中信证券表示,2018年,广州证券经纪业务占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的3.44%,投行业务占7.47%,自营业务占5.55%,资产管理业务占0.26%

项目变更申请报告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形式审查报告,中信证券的主要财务数据在本次交易前后变化不大,例如,2018年的实际收入变化率为2.99%,今年第一季度为1.95%;2018年母亲净利润的变化率为-6.61%,今年第一季度为0.56%。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将保持不变。原始业务实现的收入和利润将不会受到这一交易的影响。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的变化不超过10%因此,此次交易不会对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产生很大影响。“中信证券这么回复证监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