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政法发展的新篇章

天津市司法行政网

天津市司法行政网

2,019年以来,国家政法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宗旨,不断创新机制措施,扎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有效实现了便民利民的正义,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司法需求

为了有效度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英里”,人民法院不仅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推出了网上立案和微信立案,实现了“居家”和“掌上”诉讼。另一方面,立足现实,为不能和不能使用网络的人提供跨域备案服务,努力满足各类诉讼当事人的司法需求。目前,跨领域备案服务已在全国中、基层人民法院全面实施,构建“家诉”新模式惠及更多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9年初提出群众来信要求“7日内答复程序,3个月内答复程序或结果”,进一步推进了这项制度。2019年前10个月,检察机关受理的公函需要答复且有条件答复的,均在7天内作出程序性答复。从2019年6月到三个月的响应期,响应率为98.9%2019年12月19日,国家检察机关网上信访信息系统2.0版正式投入运行,成为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投入运行后,检察机关以信息化手段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为解决突出的农民工工资收缴问题,司法部于2019年5月20日在中国法律服务网开通了“农民工工资求助绿色通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实现农民工工资“一网办”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绿色通道”已接待19992人次,帮助追回欠款2700多万元。司法部还加快了由党委领导、司法行政系统领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实体、热线、网络为载体,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已经从“拥有”转变为“拥有”

“弱势群体之家,公平正义之门”,一面有12个金色大字的横幅,写满了天津市民吴先生对法律援助律师的感激之情。去年12月31日,吴先生和他的父亲冒着严寒来到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在中心值班的法律援助律师赠送了一面旗帜。《法制日报》的记者目睹了现场。

“我没想到我的问题会解决得这么快这么好,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吴先生动情地对说

原来吴先生的亲人不幸遇难,使他悲痛欲绝。去年5月初,吴先生来到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希望就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申请法律援助。

199天津法律援助中心营业部副主任郝哲立即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指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律师刘慧玲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接到任务后,立即联系吴先生,了解案情和吴先生的要求。结合吴先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了合理可行的法律方案,并对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进行了评估。随后的几天里,多次往返于双方当事人和法院之间,为吴案的合理解决做出了巨大努力。去年11月中旬,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吴先生终于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深深地感动了这个家庭。

"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认真高效。援助律师是专业和温柔的,可以充分考虑我们的客户,并把我们的事务作为他们自己的。”吴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窗口在这里很忙,热线在那里也很忙。

“您好,天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我能为您服务吗?”记者来到天津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十多名值班律师忙碌而紧张。电话铃声一个接一个地响着。“你是赵女士吗?你有什么法律问题要咨询吗?”值班律师陈傲拿起电话。这时,她面前的电脑屏幕显示,赵女士以前有过相应的会诊记录。

“这次我有一个关于私人贷款的问题,我想问一下……”电话那头的赵女士问完问题后,立即耐心而详细地回答了她,并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让很满意。

陈傲忙的同时,值班律师杨秀英等人的电话响个不停杨秀英接到一个电话,反映了退还共用自行车押金的问题。当事人表示,通过所涉及的共享自行车公司的应用程序申请退还押金的申请没有成功,许多客户服务电话没有得到回复,这让她非常生气。一方面,杨秀英安抚了当事人的情绪,另一方面,她提供了一些法律建议,为她依法维权指明了方向。

记者注意到,除了一些复杂的问题,值班律师接电话的时间通常在10分钟左右。一些人在回答完咨询后就放下了电话,另一个电话立即打了进来。从早上8: 30到赵女士的咨询结束,陈悦早上接到了16个电话,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热情的态度为群众服务。

"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行7×24小时值班制。从2019年12月31日00: 00到11: 00,平台将回答162个关于各种法律问题的询问天津市司法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坤告诉记者,尽管任务繁重,但他们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从未放松过。该平台对值班律师的工作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反馈机制。此外,值班律师高度专业和负责任。近年来,人们的工作满意度评价一直很高,去年达到97%。天津市

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明表示,为普通百姓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务实的法律服务一直是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目标。该中心还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挖掘潜力,为天津市民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法律服务。记者对

的评论如果

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我相信没有人会千里迢迢冒着严寒仅仅是为了送一面旗帜和一句感谢的话。横幅呈现的场景充分表明,在法律援助律师的不懈努力下,当事人的困难得到了有效解决,当事人充分感受到了法律援助的温暖。这项工作确实进入了人们的内心。

一个电话,你就可以得到免费周到的法律咨询服务。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热闹场面让记者深深感受到,“12348”法律服务平台的“贴身免费法律顾问”形象由来已久,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赞扬。更值得称道的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都非常专业和负责任。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和各种复杂困难的问题,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的第一线,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正实现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宗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