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荣
目前,我省资源紧张和空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处于非饱和供应状态,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缺口约为50%
为了帮助粤、港、澳、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群和适合居住、工业、旅游的高品质生活圈,促进广东的高品质经济发展,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此前明确提出要全面完善资源高效利用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从资源要素的延伸和扩展向经济集约转变。重要措施之一是推进“三旧”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11月,广东共实施“三旧”改造面积80多万亩,提前一年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中有效盘活建设用地存量的目标任务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联合主办的“新”城市、新未来——粤、港、澳、台“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2019年年会前,广东省委书记、自然资源部部长陈广荣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广东“三旧”改造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绩发表了看法。
南方日报记者黄冯山书通讯员冯建奎全图:山
为广东老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注入新动力
南方日报:“三旧”改革是广东第一,为什么“广东经验”被提升到国家政策,扩大到全国?
陈广荣:2008年以来,在原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旧”改造试点工作,为盘活建设用地存量、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吸收了我省“三旧”改造的经验,升华为国家政策,并在全国推广
南方日报:近年来广东“三旧”转型的新动向和热点是什么?
陈广荣:随着我省“三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善、合力不强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实施效率。当务之急是通过改革突破体制和机制的弊端,突破政策壁垒,为“三旧”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注入新的动力。近年来,国家的一系列新政策和新要求也为“三旧”改造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广东将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确保新兴制造业用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应对民生关切,通过“三旧”改造,改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此外,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的保护,鼓励“微改造”,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继续优化多元支持政策体系
南方日报:针对“三旧”改造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哪些新政策和实际措施?
陈广荣:为了促进广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省今年出台了一系列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创建了多元化的“三旧”改革配套政策体系。主要亮点包括:一是建立工业用地保护线严格控制保护线内工业用地转作他用,确保产业转型方向,确保产业发展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建立推进改革的系统工作机制通过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分级,实施能源、电力、水和排放权的差异化配置,迫使低效土地的主体主动改造或退出土地利用。三是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我们将对毗邻的村级工业园区和“工业转型到工业转型”等项目实施区域评估制度。优化标图数据库建设审核要求,简化“三旧”用地审批程序,充分下放“三旧”改造审批权限,实现省级“零审批”。第四,支持降低改造项目成本明确多个权利主体通过权益转让形成单个主体承担拆迁改造工作,按照政府征收(收回)房地产、土地相关税费,同时支持采取多种土地价格征收方式和实施差异化土地价格为创新创业载体五是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增加对“以工代赈”项目的奖励和补偿。各地要落实资金保障,统筹土地出让、税收等资金用于“三旧”改造,对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和“产业改造”项目实行奖励和补贴。六是加强行政和司法保护探索通过政府裁决和司法裁决解决拆迁安置矛盾,解决大多数权利主体同意改革、少数权利主体因补偿要求过高而长期搁置改革的问题。
南方日报:在“三旧”体制转型中实现实质性新突破的关键是什么?你认为新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陈广荣:要实现“三旧”体制转型的突破,必须着眼于提高资源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建设存量低效土地相当于新增土地开发成本的制度体系为改革方向,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体, 以促进形成高效生产、宜居生活、生态优美的土地空间格局为目标,继续优化多元配套政策体系,着力推进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为促进粤港澳台湾地区优质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我们有信心推动各地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全省将实施“三旧”改造面积23万多亩,完成改造面积15万多亩。“三旧”改造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配套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这将为高密度城市通过低效率存量土地的再开发促进高质量发展,为老村庄通过激活土地资源促进农村振兴创造新的途径。中国将继续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