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放暑假,有
人准备利用带薪年假,
人和他们的家人要进行一次“说了就走”的旅行
但是害怕假期会影响晋升,
选择了放弃害怕降薪!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休闲绿皮书:2018-2019中国休闲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建议中央政府成立跨部门工作委员会,结合税收、金融、劳动保障、民生等
,对休假制度进行全面调控。将员工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将通过秘密走访、抽查等方式定期进行。
居民的闲暇时间不足、不平衡、不自由!
《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休闲发展以文化、旅游、体育等载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旅游业为例。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为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人均国内旅游消费支出926.16元,比上年增长1.44%。
同时,受各种社会历史因素的限制,中国的休闲发展仍面临许多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居民休闲时间不充分、不均衡、不自由,休闲公共供给总体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时间成为主要限制因素!
其中,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是不利的。
最关注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年假标准提出,带薪年假是工人在连续工作一年后,依法有权保留其职位和工资的一段连续假期。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其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但未满20年的,年假为10天。对于那些已经完成20年的人,年假是15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度节假日。
报告强调,目前制约中国人享受休闲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时间,其中
最关注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报告
建议加强制度建设,取消对闲暇时间的限制。
积极执法!
报告提出,中央政府应成立跨部门工作委员会,结合税收、金融、劳动保障、民生等
,全面规范休假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其他部门将尽快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并提出详细的解决方案。各地建立了工商、税务、劳动、人事等部门联动机制,处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带薪年休假等问题。在履行纳税等法律义务的平等基础上。
此外,报告还建议劳动监察部门按照积极执法的原则,定期对带薪年休假的实施情况进行暗访和抽查。员工带薪年休假的实施情况将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将纳入文明单位评选等内容。
多看点
带薪年假是你的权利,
不放弃就不要放弃!
你需要知道如何休带薪年假,
和其他内容!
关于带薪年假,您需要知道这
名员工何时可以享受年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的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那么,如何定义“连续工作超过12个月”?这是指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12个月,还是不同的单位可以连续工作12个月?值得注意的是,“连续工作12个月”包括三种情况:第一,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2个月;二、在其他雇主已连续工作12个月;三、外部单位和单位连续加起来为12个月
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能在10岁时休假吗?
根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职工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的,享受年休假。被派遣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无工作的天数和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的劳动报酬超过其全年应享受的年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少于全年应享受的年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劳动者的年假天数。
假期的工资是多少?
名员工在年假期间享有与其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其他绩效工资制的员工,日工资收入按员工月工资除以月工资计算天数折算,其中月工资为员工在用人单位支付未付年休假工资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计算平均月工资。
此外,当用人单位终止或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时,员工的无薪年假可折算成工资。具体规定如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劳动者一年内未安排休满年假天数的,应根据劳动者一年的工作时间折算无薪年假天数,并支付无薪年假工资,但折算后不足一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无薪年假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该年度为其员工安排了年假,则应休年假的天数不会被扣除。如果
员工不休年假,他们应该怎么做?根据规定,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年休假或休假天数少于年休假天数,经员工本人同意,单位应支付员工日工资收入的
3倍,包括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收入。
的第二种情况是,用人单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如果员工出于自己的原因以书面形式提出休年休假,用人单位只能在其正常工作期间支付工资
第三种情况是员工想休假,但单位不愿意休假,人力资源部根据其权限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的数额向员工支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和补偿金的,由人力资源部门或员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Source/Minsheng Weekly,杨光网,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劳动网,深圳商报
Editor/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