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月7日(记者付、韩晓雨)上海国际贸易“区块链”单一窗口的几项申请结果今天上午(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发布会上,政府和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建议书》,标志着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正式成立。
本次发布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应用成果包括整合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融资、药品供应链追踪、协助海关情报监管、整合第三方贸易服务等。
据说,区块链不仅可以提高上海口岸检验部门的监管水平,还可以通过分散和分布式的图书共享技术,促进国际贸易各相关方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水平。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市口岸办)副主任沈表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形成10个“监管服务”功能板块,53个地方应用,连接22个部门,覆盖整个监管过程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环节。该平台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延伸到数字金融和保险、数字供应链、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商业环境领域,为大量企业提供免费的国际贸易相关公共服务。世界银行专家高度评价上海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认为其功能的复杂性和业务处理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正在向世界各国推广。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积极推动和各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增加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依托单一窗口平台的大数据优势,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贸易融资中的核心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降低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上海国际药品供应链信息服务由市商务委员会(市口岸办)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推出的上海国际药品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单一垂直行业提供深度服务的第一个平台。该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账簿、数据防篡改和信息可追溯。它为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从源头到消费的“端到端”和“可视化”供应链信息服务。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和企业负担。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保税会展智能监管服务目前,保税展示业务在通关和保税监管中存在重复输入和数据验证等问题。上海海关、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和市商务委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构建以区块链为基地的“6 365”保税会展智能监管服务体系,率先服务世博会保税会展业务。该系统不仅减少了数据的重复提交,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而且利用区块链分销记账、共享账簿、防篡改、多方验证等优势和技术特点,通过上下游的交叉验证,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业务的真实性。,从而实现海关保税展示的“非感官”监管。同时,介绍了税务、银行、保险、物流等相关机构的连锁关系。为参加“6 365”保税展览的进口贸易商提供更可靠、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务。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小企业应用服务市场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集聚效应和服务水平,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面覆盖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整合了一批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优质贸易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开辟了“中小企业应用市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用户名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助云通关、云检测、云退税以及金融、物流等贸易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