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标准是2000年,5000万还是500万?

企业生产产品,其成本包括材料、劳动力和费用除了直接采购材料和雇佣工人,我们还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拥有工厂和机器设备。如何将这些工厂和设备的成本合理地包含在产品成本中?

固定资产的核算

对于我们来说,将购买机器设备和建造厂房的成本作为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产品成本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些设备和车间将使用多年,并将用于生产许多产品。成本的产生不仅是为了获得当前收入,也是为了获得未来收入。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成本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间为获得收益而发生的成本,它自然需要与收益相匹配。因此,确定固定资产的标准,按照一定的方法逐步将固定资产成本分摊到各个阶段,无疑是最实用的方法。这就是折旧的本质,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本身的经济效益的消耗来计算的

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包括固定资产并摊销它们?到目前为止,有些人说2000年和2000年以上的需要按照固定资产来计算并折旧,其他人说5000年,还有人说500万年

199会计师如何记账是我们应该建立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基础上的第一个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

第3条同时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租赁或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期期限或固定资产能够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租赁或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

小企业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械、机械、运输工具、设备、器具、工具等。

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数量都没有限制。是否按固定资产计算主要强调生命周期和持有目的。持有的目的是生产和经营,这也是一所房子。如果你是一家房地产公司,你持有的房子是待售的,当然,房子不是你的固定资产,而是你的存货。如果你是一个生产企业,房子是一个生产场所,那么它自然是为了经营和持有,应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的金额没有限制,这是否意味着只要生命周期超过一年,我持有的全部生产经营资产都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实际上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我是一家大型企业。如果所有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设备和器具都按固定资产核算,无疑会增加核算的难度。此外,大量的小型设备对公司的整体报告利润影响很小,这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因此,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此类企业可设定较高的金额,不超过此金额的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金额标准。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指定具体的金额标准。只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这实际上是可能的。

是一个相对真实的反映。例如,如果你设定一个500万的标准,这不是很正确。没有企业说一次性收费低于500万也符合我们企业的经营特点。如果是这样,我想问一下,你们生产什么产品?

既然钱的数量没有标准,那5000万的标准呢?

既然会计准则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的金额标准,为什么我们的许多会计经常说现行的固定资产标准超过5000,而现行的固定资产标准甚至超过500万?

事实上,这5000万和500万都是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公告》(国税发〔2014〕64号),从2014年1月1日起,各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按年计算折旧。

| 1.995亿元,财水[[2018]54号规定,企业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以下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一次性扣除当期成本,不按年计算折旧。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税收优惠政策并不一定反映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消耗方式,也不应该用税收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也就是说,公司的固定资产准则仍然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的。

如果会计和税收政策有差异,比如一项资产,会计是以固定资产和折旧为基础的,税法可以一次性计入成本,那么这就是税收会有所不同,具体通过税收调整的方法来记录差异

当然,在税法允许5000以下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后,许多企业为了减少日常核算中的税收差异,都把内部固定资产标准定在5000以下,即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保持符合税法的优惠待遇。这也是可能的。

但是,当税法允许一次性扣除少于500万元,而企业以税法标准为会计标准,将所有低于500万元的外购设备一次性计入损益时,确实不符合经营的本质,而且这种会计信息也是失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单独处理,根据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根据税法给予税收优惠。事实上,没有必要害怕差异。应注意递延所得税负债。事实上,

| 1.995亿购置设备的一次性扣除政策实质上是一种加速折旧政策,只不过是对企业购置设备的成本进行提前扣除,使企业在初始阶段不再承受购置设备和企业所得税的财务压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会少缴税款,因为不管你是先扣除还是根据税法分期慢慢扣除,扣除的总额都不会改变,你得到的只是资本的时间价值。因此,如果你先扣除它,你将欠税务局一笔无息的钱。所欠的钱将来会偿还。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净利润,我们不会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这一暂时性差异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是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来记录。

这里给你举个例子,你会明白的

假设甲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100万“会计报表数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甲公司2018年应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

请注意,这不是100*25%的直接计算,因为税收不承认使用会计利润来计算企业所得税,他们承认使用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

的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税法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假设没有其他调整,只有500万的政策影响会被感受到。

假设企业在2018年购买了一台机床,原值100万,本期折旧20万。这20万英镑包括在你本期的100万英镑总利润中。然而,当我们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并没有新的政策。税务局说你的100万可以一次扣除,这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那么我的应税收入等于100-80=20,减去800,000,因为200,000已经反映在总利润中。

故当期应纳税企业所得税= 20 * 25% = 5

分录:

贷款:所得税费用5

贷款:应纳税企业所得税5

。同时,根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调整后的80万元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款:所得税费用20

贷款:递延所得税负债20

年以后,我们将每年调整一次税差,递延所得税负债将于

结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