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来源@ vision china
文章| 8: 00健康新闻,写作|谭卓,编辑|王晨
2006,44岁的王玉林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冒险他离开工作了9年的深圳人民医院,去了深圳龙城医院。在他44岁的时候,他从一家三级公立医院的首席医疗官变成了一家一级私立综合医院的院长。即使在深圳,市场经济的概念也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这样的选择是激进的。
更激进的事情还在后面。王玉林说服老板把这家一流的综合医院改造成一家康复医院。老板甚至听从了他的建议。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医院完成了转型。
王玉林坚信康复医学的未来,只是因为他在人民医院时看到许多病人有这样的需求。但是这个“未来”什么时候会到来呢?尤其是当“目标客户”主要由支付能力有限的受伤工人组成时,只看到“需求”的王玉林没有预测到这一点。等待他的是三年的损失。这家医院有80张床位,一点也不满意。在那
年,北京小汤山医院,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北30公里,千里之外,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深圳龙城医院
与龙城医院不同,后者正努力在市场尘埃中寻找出路。小汤山医院更像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小汤山医院最初是由四个疗养院合并而成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受伤职工和劳动模范。20世纪80年代以前,不同级别的国家干部和劳动模范可以享受不同级别的休养待遇,国家可以报销。
借助小汤山温泉的独特条件,小汤山医院的发展蒸蒸日上。20世纪80年代后,疗养制度开始改革。没有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一大批吃“政策餐”的疗养院相继转型。坚定致力于康复治疗领域的小汤山医院也陷入了人员大量流失和没有病人的困境。
有能力接受康复医疗服务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体流失;急需康复治疗的公众(工人和普通人)不去治疗,因为他们没有支付能力。那些年,中国的康复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困难时期。尽管如此,王玉林坚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医疗保险政策必将向公众普及康复治疗。
2年和008年,深圳率先出台工伤康复补偿政策。2010年,康复医学领域的政策红利逐渐到来。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要求将包括以治疗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在内的9个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在随后的七年里,国家相继出台了医疗保险、学科建设、公立医院机构规划、社会资本医疗服务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
今天,深圳龙城医院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720张床位和社会医疗服务的三甲康复医院2009年,只有20多名员工的北京小汤山医院在2017年扩充了10倍的医务人员。
根据前瞻性行业研究,2017年中国近14亿人口的康复市场将达到380亿元,而2016年美国3.2亿人口的康复产业将达到1400亿元。中国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80张床只有两张或三张床。人们只是来泡温泉的王玉林回忆说,在21世纪初,普通人并不认为康复治疗很重要。一旦他们完成了大手术,他们都回家躺下休息。当时,几乎所有受伤的工人都需要康复。国家也没有相应的医疗保险政策支持。许多受伤的工人拒绝接受康复治疗,因为他们负担不起。“当时,我们有80张病床,但通常只有两三个住院病人“
持续亏损,让王玉林感到焦虑几乎走投无路,他不得不去工厂要求企业主补偿受伤者的康复治疗费用。他说,当时,大多数工人购买了工伤保险,但没有支付康复治疗的费用。只有少数老板同意支付康复治疗费用,而更多的老板拒绝了。
路不顺利。当时,王玉林问了至少几十个企业主,经常失败在连续三年亏损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敦促王玉林放弃康复医学,开设男科、妇科和美容等盈利部门。王玉林没有动摇:“康复有市场需求。我有这个信念。”它只是需要合适的时间来发展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原副院长韩平回忆小汤山医院的艰难转型:“北京小汤山医院作为综合医院来发展,没有优势它的基础不是一个多学科的医院,临床医学是一个弱点。另一方面,它在神经康复和慢性病康复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小汤山医院萎缩那些年,门诊部人满为患,散是一些温泉、按摩、看皮肤病尽管公立医院机构和专业职称很吸引人,但一些关键人员还是相继离职。
自20世纪8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在中国兴起以来,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但重临床轻康复的观念没有改变。它完全变成康复医院了吗?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最后,小汤山医院将在2009年前后重建其康复中心,重点是健康管理和康复医学
汶川地震带来康复医疗拐点政策风口,王玉林等待三年
拐点是由于国家的悲痛灾难——汶川地震而形成的。官方数据显示,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成千上万的幸存者已经成为永久性残疾人,需要长期的康复医疗服务。”华西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主任何承启在他的论文中计算了地震康复需求数据——仅骨折就导致68000人受伤
199,当时四川省康复技术人员不足2000人,只有563名合格的康复专家。何承启指出,“四川省622.3万残疾人中,至少需要2.5万名康复技术人员。”根据四川目前每年培训1056名员工的能力,至少需要22年才能填补这个空缺。“四川省的数据是中国康复医学起步缓慢的缩影在2008年8月28日召开的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原卫生部部长诸宸强调,地震灾民的康复凸显了中国康复医学基础的薄弱,康复医学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临床学科。让它成为医疗服务“桶”中的“短板”。
自2008年以来,康复医学的发展几乎成为中央层面的共识。十年来,已经出台了七项促进康复医学发展的政策。“康复医学也被重新定义。伊利比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说:“它不仅使用康复医学来实现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如瘫痪和截肢,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早期积极干预,以防止大多数伤员的残疾和功能障碍。”。“
政策奖金促进发展,吸引人才各显神通2-009年,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王玉林松了一口气,医院开始盈利
政策的出台,立即释放了对康复医疗的巨大需求,也挽救了处于危险中的柳州医院。
2-008年,龙城医院与深圳市人民社会保障局签订的保险服务协议增加了工伤康复内容。龙城医院已成为深圳市工伤康复定点医院这项国家政策是两年后颁布的。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的通知》,要求将包括以治疗性康复为目标的运动疗法在内的9个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一个病人在康复医院住一个月的总费用约为2万元。医疗保险报销后,病人只需支付2000-3000元王玉林回忆道:“80张床一下子就坐满了。”。"
后利润不成问题,吸引人才成了另一个大问题。据
199媒体报道,中国康复技术人员不足2万人,其中康复理疗师仅5000人,大部分是从神经病学、护理学和中医学等其他学科转学过来的。据估计,中国康复技术人员短缺35万人"特别是在急性康复期,对于神经康复,康复治疗师需要配合神经外科医生恢复肌肉、血管、神经等。这方面的天赋更是凤毛麟角。庄一强指出,中国的医疗康复项目很少,注册学生人数和就业人数也很少。相比之下,香港更注重康复医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康复专业每年招收数百人。
199康复专家的短缺是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龙城医院作为一所民营医院,不具备公立医院吸引人才的人员优势,因此其他治疗将尽可能得到改善。龙城医院协会为工人提供住房一名护士可以申请40到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住房,配有完整的空调、沙发和其他家具。医生的月收入约为20000元(含奖金),属于民营医院的中上收入水平。王玉林表示,随着医院在康复领域的日益普及,部分公立医院康复科医生将自愿来龙城医院就诊。在公立综合医院,康复是一个“不得人心”的课题,但在龙城医院,医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2009,小汤山医院决定重建康复中心,直接引进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起点韩平,
,回忆当时引进的一位特殊的学术带头人吴亮。他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医生,他的导师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主席李建军。
随后,结合学术带头人的优势,北京小汤山医院规划了几个重点专科,重点是脊髓神经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和呼吸、心血管、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康复。
此外,北京市卫生局在人才引进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医院很大倾斜。例如,每年都有比其他医院更多的人才引进目标。2009年底,小汤山康复中心只有20人,没有康复床位。目前,康复部有200多名员工和300多张康复床。
与公立医院合作建立双向转诊网络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风口下,龙城医院和小汤山医院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4年,龙城医院被评为三级康复医院。2017年12月6日,它成为该国唯一的私立3A康复医院。
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现卫生委)的支持下,小汤山医院已成为定点三级康复医院2014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第一个医院执照被正式命名为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
双向转诊是两家医院在快速发展时期选择的同一条路径。在
年期间,大型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病床极度短缺,这实际上成了康复医院的一件“好事”。“从2014年开始,小汤山医院将与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等重点综合专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有些病人会长期卧床,在3A医院手术后不能出院。我们会安排推荐。"同时,它将与社区医院连接,形成一个甲级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医院的康复网络。私立医院龙城医院
199也在2014年进行了双向转诊2014年,龙城医院开始与公立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在深圳人民医院工作多年的王玉林对所有公立医院都很熟悉,与它们签订转诊协议也更容易。
但是有些病人不了解康复,他们不信任私立医院。有时,他们需要安排医生在公立医院讲课,与病人交流,并免费接收他们。此外,还需要医生告诉病人康复的重要性以及哪家医院在康复方面做得更好。“
中国康复体系网络尚未建立虽然小汤山和龙城医院的改造已经成功,但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只是初步形成了一个康复医学体系。与日本和美国相比,这一制度的规模和成熟程度相差甚远。
王玉林经常访问日本,发现中国人对康复治疗的认识远低于日本。
”中国的人口比日本多7 ~ 10倍,但日本有1万多所康复和养老机构,而中国只有400多所”他说
“国外的康复理念是要求自我护理,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但我们通常认为偏瘫躺在床上就足够了。””庄一强说,康复必须是早期干预,比如将老年人中风送到医院,康复科和神经科,外科医生同时工作,这是康复的急性期然而,中国人的程序是先抢救病人,然后在出院回家休养三个月后开始康复。此时,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恢复期256岁+199岁的韩平举了一个例子:“我曾经接触过一位中风偏瘫的院士。在一年的治疗期间,他从未使用过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我觉得很奇怪,因为中医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效果。“他生病一年后,院士也没能站起来。当韩平看到他时,他还坐在轮椅上
反映了康复医学的两种现状:缺乏康复理念和康复体系
目前,康复大致有三种类型庄一强提到,首先是处于急性期的复苏。当病人获救时,他必须开始康复训练。第二是慢性康复当病情基本稳定后,病人将从3A医院转到康复医院。一段时间后,恢复一些基本功能最后,家庭和社区康复换句话说,康复医院将被转移到社区医院或家庭。
整个康复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有少数大型医院愿意进行急性康复治疗。例如,江苏省医院康复科已经开设了100张床位。一位业内专家提到,“在大医院里很难找到床位,一次手术要花费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然而,如果你把床换成康复床,并生活三个月,你不会赚到1万元或2万元。在
之前,业内有人计算过,综合医院的康复床一天可以给医院带来300 ~ 500元的收入,而如果床是给手术用的,每天的收入是3000 ~ 5000元。因此,大型医院没有动力进行康复医疗。
,社区医院康复能力差康复人员、技术和设施各方面都很薄弱。
庄一强提到,台湾著名的老年、慢性病和康复性疾病长期护理系统是,一个长期护理机构(相当于一个疗养院)将在养老院安装一个监测和电话系统。电话只有三把钥匙,一把给家庭成员,一把给物业管理办公室,一把给养老院如果你有任何身体问题,你可以寻求帮助。
未来在哪里《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每千人0.5个康复护理床位。按照这个标准,中国还有近60万张康复病床的缺口。
在政策的鼓励下,社会资本正在进入北京大学医疗集团和泰康人寿保险等资本专注于康复,并部署了新的、收购的和管理的康复医院。
已经在康复治疗领域谈论王玉林的未来13年了。与以前不同,用户是从“现在”发现的,用户是从未来预测的。
何等认为,医疗一体化将是康复医疗机构的下一步。
”康复和养老必须紧密结合。这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变化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你需要住在疗养院,有时你需要住在疗养院,有时你需要住在康复医院,甚至可能有一个小手术。他认为,医疗保健和护理的结合将涵盖三个主要领域:康复、老年护理和护理与王玉林领域的拓展相比,韩平更注重相关专业,并提到康复医学未来发展的两个热点。她认为一个是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另一个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康复。“康复的发展与疾病谱的变化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和感觉认知障碍的康复将是未来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在,57岁的王玉林对康复医学的信心和13年前一样坚定,甚至更有雄心。他希望进一步扩大龙城医院:“从3万平方米的面积扩大到1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