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各种经营数据房地产关联交易尴尬表现引起监管关注

温州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IPO进展缓慢,给该行带来了“补充血液”的压力。资本充足率指数离监管红线

关联交易类型

李晶

不远,是《投资时报》的一名研究员,正在为两次IPO做准备。然而,一层乌云再次笼罩了头顶。

8年22日晚,根据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纪委和温州市监察局的公告,温州银行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行长吴华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督检查。据

公开信息,吴华现年52岁,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云和县支行营业室副主任。自1996年3月以来,他在交通银行系统服务了14年。曾任交通银行温州分行会计部巡视员,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绍兴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直到2010年4月,他被调任温州银行行长。换句话说,吴华在被调查之前已经担任温州银行行长超过9年。

据此前报道,吴华于8月19日下午3点被当地纪委“拘留”,现已被“拘留”另据报道,四人也被调查,其中包括前温州银行风控部主任、现任舟山分行行长黄良增

温州银行,原名温州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它由29个城市信用社、6个金融服务机构和8个营业所整合而成。通过7次增资和股权结构调整,注册资本从成立初期的2.9亿元增加到29.63亿元。

的经营业绩从四面八方下滑

。从财务报告数据来看,温州银行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尽管

正准备上市,但该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降。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温州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45.95亿元、39.71亿元和36.18亿元,分别下降13.59%和8.89%。净利润从2016年的10.29亿元降至2017年的9.02亿元,2018年进一步降至5.1亿元,同比下降43.46%

关于2018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温州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解释道:“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投资收益同比下降。”根据

年度报告,温州银行2018年实现投资回报6900万元,而2017年为6.84亿元对我行投资收入贡献最大的是应收账款投资的处置收入。2017年,本行应收账款投资处置收入为5.84亿元,占投资收入的85.38%。2018年,收益将为0元投资收益的下降应该与“非标准到标准的转换”有关

根据评级机构结合信用状况发布的2018年跟踪评级报告,温州银行的非标准产品主要包括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上述所有投资资产均计入应收账款投资账户。数据显示,2018年,温州银行证券投资资产总额为774.38亿元,其中非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余额为631.32亿元,占温州银行持有的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产品投资总额的63.63%。《

投资时报》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尽管营业收入下降,但该行的净非营业收入和支出显示亏损2840万元。

温州银行也相对资金短缺。2018年,通过银行间拆借借入了46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没有借入资金。与此同时,该行去年的净经营现金流显示净流出11.82亿元。从

的资本充足率来看,我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较上年略有上升0.35个百分点,但仍与10.5%的监管红线相差不远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8.7%,与8.5%的监管标准相比仅下降0.2%这意味着该行迫切需要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但IPO进展缓慢给该行带来了“补充血液”的压力就

资产质量而言,本行2018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72%,同比增长0.28%。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34.84个百分点,至151.14%,监管红线为150%

关联交易罚款

温州银行股东结构多元化,关联交易风险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有法人股占温州银行股权结构的26.74%,民营企业和自然人持股比例较高,股东中有多家房地产公司。

据报道,2013年温州银行增资扩股。包括新湖宝在内的八家企业(600208。上海)和自然地产,以每股3.8元的价格购买股票。上述股东资格已全面审核至2014年,新湖宝及其关联方哈尔滨高新共持股15.78%,成为本行最大股东。

截至2018年底,新湖宝和哈尔滨高新共同持有温州银行20%的股份;其次,温州金融投资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温州发展投资和温州金融发展公司共同持有10.53%。温州银行第五大股东自然地产和第七大股东三湖混凝土集团为关联公司,总持股8.95%根据

年报信息,2018年,温州银行关联交易总额为70.45亿元,其中信贷业务34.06亿元,关联度为37.92%;重大关联交易融资金额54.77亿元,其中新湖财富27.52亿元,温州城建投资集团11.89亿元,辛鸣集团12.36亿元,自然地产3亿元。上述四位股东涉及关联交易的主要业务均涉及房地产行业。

去年,我行单客户贷款集中度和单客户关联度均同比大幅上升,分别上升2.9%、3.09%至8.39%、8.41%。两项指标的监管标准都是1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温州银行因相关贷款管理松懈而被罚款。

7年2月2日和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温州监管局网站披露了对温州银行及其下属分行行长的8次罚款,罚款总额为378万元,取消了该行两年的高级管理人员资格。这八张罚单的处罚决定日期是6月24日

温州监管局处罚信息显示,温州银行对大股东及关联方的信贷集中管理严重不审慎。关联方融资业务管理不到位;在管理单个集团客户的信贷余额时非常不谨慎;为企业购买商业银行股份提供融资支持;存款和贷款的虚假增加;他因以“清股实债”的形式为房企支付土地资金提供融资支持等六项违法行为,被温州市监察局处以330万元罚款

另外,对温州银行支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另外7次罚款,处罚的原因是他们主要对其支行的“虚增存贷”行为负责。所涉及的支行分别是温州银行鹿城支行、学院路支行、新城支行、德胜支行、精进支行、郭顶支行、浦协支行根据

财务报告数据,在我行企业贷款与垫款行业分类中,房地产行业的占比和排名逐年上升,2013年末仅占5.81%,2016年末上升至11.64%,2018年以25.92%的占比成为我行最大的企业贷款与垫款行业这种上升趋势基本上与引入房地产股东的时间相吻合。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