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10月28 -29日2019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年会在北京亮马河酒店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监测司、中国科技交流中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酒精饮料协会的大力支持。会议的协办单位还包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食品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分会、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和达能亚太管理有限公司
01
全球真实性技术和标准化推广国际共识
会议旨在建立真实性技术、标准、法规和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全球食品真实性技术和标准化的国际共识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的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学者和专家,以及国家部委、中国工程院、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食品企业的领导人和专家,分享食品真实性技术的最新发展、标准和监管趋势。此外,建议创建已成立的“食品真实性技术创新国际联盟”,为食品真实性领域的技术研究、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通过“产、研、销”一体化模式,加快食品真实性定义、食品真实性技术标准化和科技监管应用的国际共识,促进食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启动
02
食品真实性技术应用成果
“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旨在促进食品安全和真实性技术在中国食品科技、行业和监管机构的应用和推广2012年、2014年和2017年成功举办了三次论坛。通过论坛交流,同位素质谱、核磁共振等欧洲食品真实性前沿技术逐渐被中国食品科技、食品行业和监管部门所接受和认可。特别是稳定同位素
质谱技术在蜂蜜、果汁、葡萄酒、白酒等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或行业分析方法标准。在
199论坛上,由天山北麓酒业联盟、国际食品真实性联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新疆中信国安酒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生态葡萄酒产区——天山北麓玛纳斯小产区食品质量安全白皮书”同时发布,为中国葡萄酒科学监管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这是自“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全球食品真实性技术领域科技资源整合的结果,充分发挥了生产、科研、企业、营销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成果。
新疆天山北麓产业联盟主席、新疆中信国安酒业凭借其独特的生态种植基地、产品质量、科研创新和整个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体系,成为首个参与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的企业。据介绍,为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真实性,建立大型真实性可追溯数据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行业监管部门共同维护食品安全。未来,更多的企业将加入食品真实性技术平台。
03
新疆小生产区食品质量安全玛纳斯白皮书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天山北麓的玛纳斯产区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小产区认证的酿酒葡萄产区。作为葡萄酒产业真实性技术的一个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中信国安葡萄酒产业的六项有效研究成果,包括对当地条件和地块的研究、品种的适用性研究、酿造技术的创新研究、不同树种的研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采叶研究,在白皮书中形成了一份总结报告,为产区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新疆天山北麓酒业联盟副秘书长张地发布白皮书
。根据葡萄酒真实性的技术数据,白皮书建立了葡萄酒水中氧同位素数据库和中国主要产区葡萄酒品种和产地溯源数据库。建立的以乙醇作为葡萄酒水中氧同位素内源标记的葡萄酒掺假检测模型,突破了常规理化方法难以有效鉴别葡萄酒掺假真伪的技术局限。
同时,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动态监测预警目录,包括农药残留、金属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邻苯等热点关注因素五大类,共74项指标2018年共检测了4560批食品安全因素,100%符合国家标准。它还进一步完善了葡萄酒行业的真实性和食品安全数据库。从
到项目实施,多项学科成果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酒精饮料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利用大型数据库平台实现准确追溯,为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全方位、全方位构建葡萄酒行业质量安全体系。这对促进和加强今后葡萄酒生产和流通中的安全监管,保障葡萄酒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稳定,实现国家葡萄酒产业政策的发展目标,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