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应急管理部下发了《消防救援局关于实施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的通知》。公告发布后,消防设施经营者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今天,我将详细告诉你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第1项变更:就业方向将进一步细化。
“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明确指出“根据本职业的实际就业情况,设置了“消防设施监控操作”和“消防设施检测、维护和维修”两个职业方向(在职业资格证书上注明)。其“消防设施监控操作”可用于消防设施的监控、操作、日常维护、技术管理和培训等。职业等级分为初级(5级)、中级(4级)、高级(3级)和技师(2级)四个职业等级,“消防设施检查与维护”可从事消防设施的运行、维护、维修、检验和技术管理及培训,职业等级分为中级(4级)、高级(3级)、技师(2级)和高级技师(1级)四个职业等级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证书将在2020年1月1日以后不再普遍使用。一个证书不再适用于同时监控、维护、测试和其他工作。换句话说,如果同时进行监测和测试,就必须获得双向证书。
变更2:难度将增加,竞争力将增强
本次调整将专业功能扩展为六个模块,即“设施监控”、“设施运行”、“设施维护”、“设施维护”、“设施检测”和“技术管理和培训”。每个专业方向将根据不同的等级评估相应专业功能模块的内容这表明了技术领域专业化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考试将更加严格,竞争力也将相应提高。
第3项变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近年来,火灾事故暴露出单位消防值班室无证操作、专业能力不足、消防应急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今后应重点加强对本单位消防值班室及相关人员的监督检查,检查消防值班室值班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持证等级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等。因此,认证是一项强制性要求
提前进入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的优势表现在:
标准实施后,按原建(构)筑物消防人员职业技能标准获得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仍然有效,与同等级、相应专业方向的“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证书相同。因此,只要今年年底前通过的证书仍然有效!也可以理解,今年年底前获得的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证书是通用的,而2020年的证书只能用于不同级别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