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 为巩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人大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纳入2019年度立法计划
< p >“上海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甚至超级博士后工作站。我们的企业也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但企业级博士后工作站不能设立集体账户,这给我们引进人才造成了一些困难……”昨天,位于松江区东京路的上海浩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上海市人大立法科学研究组,总经理吴健英正在向他们解释企业遇到的困难。
据报道,成立于2007年的浩海生物系依托“平台建设+并购整合”的模式,已发展成为中国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它在眼科、骨科、外科和医疗美容等领域占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份额。浩海盛科国际制药公司的R&D及产业化项目也已列入上海市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
浩海的发展得益于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然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困难。
“我们有许多从海外引进的人才。我们如何让他们进来,留下来,好好利用他们?海外人才或科技人员在国内依法纳税后的工资收入如何变成外汇汇给海外家庭?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税收政策。我们如何通过?”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摆在吴健英面前。当他听说市人大来调查科学研究和立法的问题时,他感到机会来了。
“科技创新立法将为人才、政策和政府行为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标准。”因此,他作为市人大代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八点具体建议“这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商业环境,因为科创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尤其是人才政策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为巩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人大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纳入2019年度立法计划。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深入到各区的企业和政府部门,收集立法意见和建议,为法规的正式颁布提供参考。
“科学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良好的法律保障。立法的目的首先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其次是激发科技创新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其创新主体的作用。市人大代表、课题组成员徐立平表示,要从一些成功的科技企业中,了解它们成功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从而思考如何在现有机制中进一步优化和引入什么样的科技支撑政策,更好地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
< p >将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提到立法层面,体现了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心和意愿,这无疑对促进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刺激和促进松江科技创新大有裨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江区委员会副主席、科委主任赵宏伟对此感到鼓舞。
对于正在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科技企业实施“双倍增计划”的松江来说,科创立法就像是一种定心丸。它将促进科创的发展环境,也将促进引进区级科创政策。“我们还将出台区级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水平企业,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使科技法律政策从‘有形’走向‘有效’,越多越好,使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得以真正落实。”赵宏伟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立法的方向是保护法和促进法,建立适合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府管理体制,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我们将整理和吸收所有的声音市人大研究小组表示,科学人才政策的瓶颈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解决,研究小组将结合研究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在立法过程中设计尽可能多的约束性条款,以提高法规的有效性。
总编辑:王芷妍 文本编辑器:李成栋 松江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