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记者从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于2019年组织了一次房地产中介服务专项调查,并于今年5-9月开展了“挑战房地产中介服务潜规则”活动,主要是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志愿者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份全面的调查报告。
的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受访者对房地产中介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一般或不满意,反映出消费者对房地产中介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对形势的全面调查和分析主要是由四个突出问题造成的。
问题1:虚假房屋来源信息
1。出版虚假的房子来源房价明显低于市场,图片模糊或夸大,许多问题,如中介拒绝看到房子约占30%
2。房屋信息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的照片、位置、装修、布局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3。中介机构未经授权擅自释放个人房屋或冒充业主41%的受访者报告说,未经房主同意,个人住房信息已成为中介住房,而31%的受访者报告说,中介已作为房主发放了个人住房。
问题2:违规操作
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中介从业人员在服务时应佩戴工作证,而超过50%的中介在观察期间未佩戴工作证。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发现中介费用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大多数代理商收取的销售佣金不到交易价格的2.5%,但有三家代理商收取3%
问题3:整体服务质量低,诚信问题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相对薄弱。志愿者反映,一些机构对业务不熟悉,在了解到客户没有购买目标后,存在不准时、擅自更换负责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2。缺乏职业道德受访者表示,该中介存在一系列不诚实行为,如故意隐瞒住房情况(55%)、故意隐瞒限购政策(38%)、夸大贷款政策(37%)、赚取差价(31%)和收取高额杂费(30%)
调查和观察还发现,90%以上的消费者遇到了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包括:制作“阴阳合同”逃税或获取高额贷款、诱导或协助提供虚假的购买材料证明、设定不合理的格式条款等。在调查中,2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遇到了中介,并表示他们会签订“阴阳合同”来避税或获得高额贷款。
此外,为了防止“跳单”,许多中介机构要求消费者在房屋检验前签署“房屋检验确认书”或“房屋检验协议”,其中含有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主要包括“房屋验收后,只能选择中介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单位的交易,不得选择其他中介机构,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占78%),以及“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擅自与业主进行交易,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占62%)
问题4: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很高
观察结果显示,15名观察志愿者中有6人的个人信息被直接泄露,其中1名志愿者在2周内接受了12家不同房地产代理商的促销活动,1名志愿者表示,平台上的注册一完成,就立即有代理商打电话来促销。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认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个人信息披露的主要风险包括:
1。掌握大量消费者个人信息为了方便联系,消费者会将联系信息留给中介,而注册在线房地产中介服务平台也需要提供个人信息
2。消费者个人信息管理松懈据观察,近50%的中介机构表示,他们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系统查看所有客户的个人信息。志愿者在注册平台时还发现,在线房地产中介平台的隐私政策会列出与合作伙伴分享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
3。中介服务平台未能充分告知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据观察,虽然大多数中介服务平台都制定了相关的个人隐私政策,但大多数都是默认检查,没有向消费者做出解释和明确的警告。
房地产中介服务潜规则
1。虚假低价房吸引顾客,并借此机会进行商业推广;
2。制造热卖的假象,诱导仓促交易;
3。设置存款收集陷阱,两端大惊小怪;
4。服务费不透明,“其他费用”是新的。
5。个人信息被泄露,骚扰电话无法接听。
6。不定期处理假证书,有失去客户的风险;
7。优惠房价掩盖了隐藏的问题,变相涨价是目标;
8。有许多方法可以发放抵押贷款,并说服卖家借“高利率”;
9。需要签署“房屋检查确认书”。霸王条款很烦人。
10。赋予该信托全权,并故意损害其权益。
来源:广州日报
[关注乐居二手房购买详情]
文章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