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银行信贷投放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几位银行家表示,由于一些企业的启动延迟,新年信贷投放速度受到一定影响。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普惠金融等领域仍将是信贷支持的重点。同时,将积极探索在疫情期间开发的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和其他领域的商机。
信用交付节奏影响
行内人士表示,受疫情影响,企业启动被推迟,对银行信贷投放速度造成一定干扰。
“疫情对我行“开好头”计划仍有较大影响。企业复工被推迟,贷款发放也相应推迟。据估计,一些贷款的交付将推迟1至2个月。浙江某大银行二级分行行长陈华(化名)对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该行的贷款投放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一季度的信贷投放总量仍有望达到计划目标,企业复工后融资需求将会增加,只是时间有所延迟。
也有一个“快速启动”的银行新年信贷计划,它不受疫情影响。山东某城市商业银行行长刘东(化名)表示:“短期内,疫情并未影响我行的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年初开始,储蓄存款保持稳定增长,资产提前增加。该计划在疫情爆发前基本完成。“
安信证券分析师张宇表示,研究显示,对公共贷款(针对大中型企业)和抵押贷款的需求只是暂时受到抑制,而且可以推迟。这种流行病影响的是信贷发放的速度,而不是规模。小微贷款(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和零售消费贷款受疫情影响较大,需求可能分阶段消失。
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
超过199名内部人士表示,今年银行信贷将继续专注于支持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一些企业在信贷需求滞后的同时,也会加大对防疫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 江苏省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负责人表示,该行加大了对生产防护用品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世行的信贷支持将继续侧重于实体经济和中小微型企业,还将增加对已批准开工建设的一些重大项目和补充公共卫生短板的项目的信贷投资。刘东表示,今年我行信贷重点领域将根据各级政府要求和监管指引确定。总的方向仍然是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疫情过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将会反弹。当地企业银行应发挥快速灵活的作用,积极相互联系,帮助它们尽快恢复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在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银行也将积极抓住一些新的商机。
陈华表示,今年以来,我行对防疫行业的贷款增加了1.7亿元,主要是针对新客户。“这部分是计划外的企业需求,这不仅是一项社会责任,也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将在未来继续增长。“
CGB信贷管理部总经理王晓东表示,要积极把握新兴产业的商机。基础设施、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物流和运输、文化旅游和其他行业一直是主要的信贷提供者,也受到这一流行病的严重影响。然而,在疫情流行的情况下,诸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平台和视频游戏等信贷基金很少投资于这些领域。
资产质量符合测试
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银行资产质量将面临客观考验。
刘东认为,疫情将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这种情况可能会在后期逐渐出现。“我们将根据监管要求调整资产质量分类。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积极利用中央银行的降低标准、再贷款、政府利息补贴、风险共担等政策。加强银企对接,真诚帮助有困难但有潜力的企业脱困,从根本上稳定资产质量。“
张宇的分析表明,部分中小客户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需求增加。各银行通过展期、不偿还本金和贷款、信贷重组和降低逾期利息等措施,积极衔接并交换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最近的监管政策释放了一个信号,即放松对受疫情影响的不良贷款的确认。预计短期内银行不良率相对稳定,但关注率、逾期率等资产质量领先指标可能会上升。随后的资产质量演变也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和经济趋势
199郭蓉证券分析师贾俊超认为,短期内,银行资产质量将面临更大压力。从长期来看,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仍处于持续恢复和提高时期,现有负担不断减轻,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抵消能力仍相对稳定,信贷风险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