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大病保险
惠州已意识到所有参保人员均可享受大病保险
大病保险是指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费用的制度安排,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延伸和延伸。
早在2009年,惠州市就探索并建立了“医疗保险补贴”制度。2013年,惠州市出台了《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大病二次补偿工作方案》、《惠州市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和《惠州市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慈善总会办法》,正式形成了“政府保障基本、商业保障大病、慈善补助”的新型大病保障机制
目前,惠州已实现所有参保人员均可享受大病保险。大病二次补偿的报销比例提高到95%,扣除标准低至1万元。即年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住院政策范围内的费用(包括住院扣除标准,但不包括具体门诊费用)累计超过1万元的部分,由大病二次补偿基金支付95%
此外,惠州市医保局已在“惠州市医疗保险”公开号中设立了“惠额保险”类,为公众提供医疗保险政策解释、指引、常见问题解答等。欢迎惠州市民关注
1992年,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近年来惠州市的出生率持续上升,参保人对生育保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那么惠州市目前的生育保护情况如何?生育保护
惠州市生育保障体系已设计出“四保”
1年,产前护理保证
据初步调查,符合生育政策的门诊产前检查结算办法从今年11月1日起进行了调整:一是提高了医疗保险报销水平调整后,参保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500元,报销率达到95%。参保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报销比例为75%
2是增加产前检查项目今年产前检查增加了4个新项目,包括唐氏病和各种遗传病筛查、产科检查(包括胎儿心脏多普勒)以及纳入门诊医疗报销范围的其他15个项目。
3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其他地方部分医务人员的产前检查需要。出生记录和异地就医记录后,在本市行政区域外进行产前检查的费用为一次性费用(不同时享受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产前检查待遇),标准为500元四是扩大参保居民产前检查定点选择范围被保险人可以选择其指定的门诊机构作为其指定的产前检查机构,也可以选择其他指定的医疗机构,可以选择第一、第二、第三指定的医疗机构。
2年住院费用
医疗保险住院分娩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100%报销;参保居民在一级医疗机构住院和分娩的政策范围内,将获得100%的医疗费用报销,90%在二级和三级医院报销。生孩子基本上是免费的。未就业员工的配偶应执行配额合同
3年,产后并发症住院保证
|参保人因生育并发症发生的住院费用,无论哪一级医院住院费用均可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报销
4年,产后参保职工享受生育津贴
享受规定的产假期间,由所在单位按规定支付本人工资,视同支付生育津贴;生育津贴高于本人工资的,差额发给个人,低于本人工资的,单位按本人工资支付给参保个人
1993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和居民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不同地区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跑来跑去很累,报销期也很长”是许多到其他地方就医的病人的痛点。近年来,随着全国异地结算平台的建立,异地就医人员的报销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不同地方的医疗结算如何才能方便广大患者?非现场医疗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异地参保人员在完成医疗后,不用提前支付全部费用并返回参保地报销,直接用社会保障卡结算个人在医院应承担的医疗费用。
1年,哪些群体受益?
退休人员(异地定居、退休后户口迁入者)、异地长期居民(带子女异地居住、带子女助老者)、异地长期工作人员(海外办事处部分员工)、异地转诊人员(当地医疗机构无法诊断或无法诊断,但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医的患者)
2年,如何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三步:记录第一、选择积分、持卡人就医其中,备案可以在现场办理,也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根据病情、居住地、交通等条件,参保人员应选择已开业的省内(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参保人员的就医地点清单、最低支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在异地就医时执行。
今年,我市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结算“三扩”: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扩大,县(区)住院定点医疗机构100%纳入全国远程联网平台。扩大结算业务范围,将门诊(包括特定门诊)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拓展服务媒体,进入“广东省省事”平台,具备远程医疗、备案查询、定点医疗机构查询等服务功能,让群众享受“唾手可得”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