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欺诈司法解释备案标准为3000元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尚未办理,累计诈骗数额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处罚。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目的,由三人以上组成的相对固定的犯罪组织,依法认定为诈骗犯罪集团。主犯承担主要刑事责任。
1年,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大额”、“巨额”和“特别大额”。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尚未办理,累计诈骗数额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处罚。
2、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
(1)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2)冒充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
(3)组织和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4)开展境外电信网络欺诈;
(5)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在2年内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
是犯罪集团的未成年从犯和从犯,特别是在规定期限内自首,积极协助抓获主犯,积极协助追缴赃物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要犯罪分子,应当按照他们参与、组织或者指挥的全部犯罪予以处罚。所有犯罪都包括可以确定欺诈的具体数量的事实,以及可以确定发送的欺诈消息的数量、拨打的欺诈电话的数量和欺诈信息网页浏览的数量的事实。
人以上共同实施电信网络欺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参与欺诈团伙实施的所有欺诈行为负责。那些在他们参与的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可以被认定为主犯。扮演次要角色的人可以被视为同谋。
综上所述,网络欺诈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欺诈,具有很高的隐蔽性。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网上诈骗的立案金额为3000元。如果网络诈骗活动多次发生,且累计金额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也应予以处理。如果网上欺诈的对象是老年人或给受害人造成精神问题,应加重处罚。
转发:律师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