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骚扰电话,运营商不能扔掉大麻。

医疗投诉电话

数据图表

“您需要办理贷款业务吗?”"你最近还想买房子吗?"“你想买保险吗?”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对这种骚扰电话感到厌烦。最近,作者的一个同事被几个电话吓到了:对方不仅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完全掌握了她手机卡目前使用的具体包裹和她以前参加的活动,甚至连她最初处理卡的具体营业厅都能平静地说话。运营商客服给出的解释是“可能是离开公司的员工泄露了用户信息。”但是即使离职的员工泄露了信息,运营商没有违约吗?为了预防和控制骚扰电话,运营商不仅要做好监管和拦截工作,还要“门前雪扫”,保护用户信息。

近年来,骚扰电话就像牛皮癣一样。每个人都需要铲子,但它们总是被禁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12321举报中心数据,今年一季度,举报的“95”和“96”骚扰电话数量呈上升趋势,举报投诉38541起,比上季度增长35.4%。事实上,国家经常打击骚扰电话。2018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发布了《骚扰电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计划》,决定从2018年7月至今年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骚扰电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今年5月,MIIT采访了许多参与骚扰电话的运营商、呼叫中心企业、虚拟运营商企业和其他企业。

防欺诈和骚扰电话,运营商是关键角色,不能缺席,责无旁贷首先,要加强源头控制,依法处理涉嫌营销扰民的电话号码,不仅要查处整顿,还要加大对非法电话号码的准入限制,对新用户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定白名单,加强监管。此外,应建立黑名单,开放运营商投诉资源库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举报中心,改善用户投诉处理流程,对用户举报进行“调查和回应”,并及时封存已核实的骚扰电话号码。同样非常重要的是,操作人员应该清扫“自家门前的积雪”。对于上述前员工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应严格打击并做好保密协议的管理工作。他们不应该简单地“成为以前的雇员”,让用户为后果付费。如果连运营商都不能在平台层面上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我们怎么能谈得上对骚扰电话的监控和拦截呢?

,当然,仅仅依靠对通信通道的控制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对于那些骚扰真正打电话者的人,应该实施有针对性的惩罚,例如骚扰打电话者推销教育机构或信用产品。完全有可能为这些平台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则,以增加违法成本和处罚力度。此外,严格调查个人信息的披露和非法贩运也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因个人信息泄露而侵犯公民权益的事件很多,电信欺诈就是典型的危害之一。最近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三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5万起,查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14.6万人。虽然沟通只是欺诈的一个环节,但如果源头管理得当,骚扰和欺诈电话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根据刑法,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的平台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