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12月18日,以“创新社会养老,建设幸福社会”为主题的“第五届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一些专家和学者发了言。原卫生部部长高强作了题为“重视制度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主旨发言
现在,我国正面临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问题对于老龄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它的寿命就越长。一个人取得的进步越多,他的健康水平越高,老年人口就会越多,老年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也会越高。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只能得到处理,或积极处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注重制度建设。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199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现代化。这也是有效应对老龄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不仅要研究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研究一些思想,研究一些方向,研究一些制度建设。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为2.5亿数量很大,但需求差异很大。从年龄来看,60岁到100岁,应该分成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大多数60-75岁的人都能照顾好自己。他们可以主要照顾自己,自己生活。从75岁到85岁,甚至到90岁,这部分老年人,需要社会关怀,需要加强指导,告诉他如何保健,如何强身健体,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多数90岁以上的老人是残疾人或半残疾人。他们应该是关注的焦点。从经济状况来看,一些老年人属于高收入群体,只要社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养老条件。中低收入者应该是
的重点因为这完全取决于
199政府能做什么。完全取决于家庭,再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只有个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能够团结起来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困难和问题。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其中提到的要求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如何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截至去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余额为5万亿元,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已经投保的人数超过了3亿。平均来说,一个人超过10,000元,这远远不够作为养老金。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一些地区有大量余额
。例如,深圳的人口都是移民,非常年轻,大约30岁,他们的养老基金有很大的结余。然而,有些老工业基地远远不够,需要
199政府的支持。最近,随着企业困难的增加,
政府决定降低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比例。同时,随着物价的上涨,养老金的数额将不断增加。金融业在削减利润和税收、增加赤字和增加债务压力方面也面临困难。因此,养老基金的筹集正面临萎缩趋势。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补充养老基金,长期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一切养老保障的基础。只有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我们才能为社会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和幸福的晚年生活。第二,我们应该改革退休制度。目前,中国的退休制度非常不规范。不同的工作类型、不同的职位和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退休年龄。甚至有些特殊情况下,员工在达到老年之前就已经退休了。
近年来,国家试图逐步延长退休年龄。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但也将带来一个问题:它将导致我国养老年龄长期处于无法律依据和不稳定状态有人建议实行灵活的退休制度。如果工人健康、有知识、有能力,并且单位需要,他或她可以签署合同,并经劳动部门批准继续退休,但养老金将在延长的退休期内照常支付,养老金将延期支付。这不仅会增加退休人员的收入,补充国家养老金,而且不会给养老金分配带来负担,从而一举实现三个目标。
第三,是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根据相关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但是基本医疗保健的定义是什么呢?服务范围是什么?服务标准是什么?他们都缺乏有效的法规。在这个普遍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中,如何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和保护也是一个大问题。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可能与中青年人相同。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特殊和优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这个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老人的补偿率与年轻人的补偿率并无分别,但对于老人,尤其是残疾或半残疾的老人,补偿率应给予照顾和优惠。否则,许多老年人可能无法享受他们应得的基本医疗保护。例如,一些地方根据规定,将一些有困难的老年人送到社会机构退休。然而,如果这些老年人是残疾人或半残疾人,他们往往会被养老机构拒绝。原因是对机构和老年人本身来说,财政负担太重。作为一个社会养老机构,拒绝并不是不合理的,但我该怎么办呢?谁关心他,谁关心他?
政府如何保护这些人的基本医疗保健?基本医疗保险能支付长期护理的费用吗?你能偿还我吗?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简而言之,老年人的权利和利益应该在所有方面得到考虑。
第四,国家现在有了一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它提出了一些原则和一些要求。希望能根据当前老龄化趋势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使老年人权益保护更加具体、清晰、可行。
什么是系统?制度是每个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规范、条例、规则。有些人甚至不得不诉诸法律。这就是系统。制度的制定应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的经验为基础,并在制度中体现出丰富的民意,以利于制度的实施、执行和公众享受到实际的利益。与处理老年人和老龄化问题相关,系统的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积极应对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制度框架未来三年,希望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加强对制度框架,特别是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的研究,提出一个完整的方案,供党中央和国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