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购买的个人身份信息,
冒充医学专家、学者、教授,
以康复咨询服务为名,
专门引诱消费者购买他们的药物,
低入高,夸大疗效,
年半年利润超过100万...
最近,石家庄市公安局藁城分局
揭露了256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假冒伪劣药品销售
| 19,914人被“团”杀害伪装成“医生”出售假药
| 19,914人死亡256人以上 1992018年底,石家庄警方在一次网上检查中发现藁城区部分网民涉嫌出售公民信息:一些拥有大量个人信息的单位和工作人员非法批量出售个人信息获取利益。随后,藁城区网络警察对该事件展开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藁城区网络警察发现一名叫聂某的网民涉嫌买卖公民信息。随后他们在聂某身边工作,发现聂某通过多个团伙从犯罪嫌疑人周某及其他犯罪嫌疑人那里购买了大量的公开身份信息。
随后,在近五个月的调查中,藁城网警在聂周围发现了一个销售假药的犯罪团伙。这个诈骗集团是典型的有组织犯罪,有严格的制度和明确的分工。
原来藁城人聂某、等聚集在北京一起做电话销售的河南人胡某、冯某,雇用了大量电话接线员,在藁城租用了三个办公地点。这些自称是专家、教授或医生的“电话接线员”利用在互联网上非法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电话销售假药进行欺诈。
据了解,该假药销售集团于2018年底至2019年4月被抓获,通过互联网共购买了1万条客户信息,在短短6个月内获利100多万元。
目前,涉案人员已被刑事拘留14人,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个人信息泄露
为
由于制药公司员工的“调动”在这种情况下,周是如何获得大量公民信息的?记者从藁城网警处了解到,周曾经是石家庄一家医药公司的员工,负责销售信息和患者信息的管理。
当消费者通过实体店购买药品申请会员卡注册信息时,他们将进入医药公司的信息系统
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患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地址、所购药品的名称和数量复制,然后在网上出售给聂某。周被捕时,已经从这家制药公司获得了数万条患者信息。
类似于周的偷窃方法。还有哪些渠道容易导致公民信息公开?记者从藁城市互联网警察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藁城区已涉及公共信息交易案件,公民信息公开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店、保健品销售处、非正式医院、保险公司、汽车4S店、房地产公司等。
“我们发现目前通过快递公司披露个人信息的情况已经得到遏制。”“藁城网警方表示,根据上级的部署,他们已经对藁城区快递公司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很多大型快递公司会把公司的重要文件做成特殊文件,只能在公司的机器上进行检查,如果这些文件被复制到其他机器上,会造成无法打开甚至打开也是乱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公开信息的泄露
据读《脚本》获得信任
声称“治愈所有疾病”以骗取金钱
聂在购买患者信息后会将信息分发给下面的“操作员”。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许多被称为“问讯”的电话接线员学历不高,更不用说医疗背景了。然而,面对不同病人的各种疾病,他们能够像专家学者一样回答它们。
这些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操作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原来,犯罪嫌疑人聂某雇佣的“电话接线员”在上岗前将接受培训。
的“电话接线员”将第一次给自称是电视购物或广播电台的著名专家和教授的学生打电话回访。如果它们在连接后直接挂断或被滥用,它们将被标记为“闪断”和“死亡”。如果他们有购买药物的意图,他们将进一步了解顾客的家庭情况,例如他们是否有妻子、几个孩子、他们在做什么工作等。信息越全面,欺诈的成功率越高。
两三天后,自称是专家和教授的“电话接线员”再次打电话拜访客户,假装关心和核实先前获得的信息和病情,以便进一步获得客户的信任和信息。如果顾客有任何疾病,他们的药会治好它。
“我治疗的严重患者患有糖尿病超过30年,不能行走。我已经请他们逃走了!”嫌疑人声称他出售的药物“涵盖了所有疾病”如果病人表现出经济压力,嫌疑人会用“我完全相信我能切断你的根”来愚弄他。
如果您有意购买药品,这些“专家”和“教授”会根据聊天情况推荐一门或三门课的假药。一包5元或10元的“糖块”假药可以骗他们几百到几千美元。
如果欺诈促销成功,他们会将客户标记为“再次购买”。他们还将对成功的欺诈客户进行研究,并就下一个“语音学”对运营商进行培训,为进一步的欺诈铺平道路。
假药
公共安全提醒
必须去正规药店购买
药品对于公民来说,我们如何有效地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
石家庄网络警察提醒大家:
必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证件;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安全管理软件;
不要随意向外透露您的身份信息;
不要随便扫描微信二维码信息;
不要使用无线网络;随意在公共场所;
使用公共网络上网,离线时清理痕迹等。
此外,市场上还有各种药品和保健品。如果你感觉不舒服,记得去正规医院或正规药房买药。不要在网上和电话销售中购买来历不明和没有名字的药品,以免损害你的健康。如果发现销售假药的行为,应立即报警。
公安机关将继续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不会放松和坚决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
太可恶了!
销售患者的个人信息,
合伙销售假药骗取钱财,
损害他人健康,
肯定会受到惩罚!
/河北青年报记者朱丽娟实习生乔亚
为地图/藁城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