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16日从省文明办获悉,省文明工地会议日前在荣县召开。全省21个市级文明办和创建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县级提名的12个国家级文明城市的负责人,通过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深入学习了农村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会议提出,到2020年底,我省应实现50%以上的县级以上文明村镇。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农村文明是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农村文化的汇集,是农村文明的核心,是农村振兴的保证。营造文明的农村氛围是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实施、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必然要求。省文明办副主任张峰表示,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精神的堤防,很难保持物质财富。农村地区的人们期待着“富有的头脑”和“富有的口袋”,期待着他们的精神面貌随着经济面貌的变化而改善。为此,我省将继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家庭建设活动,在动态管理、奖惩、细胞创造和创新等方面下大力气,全面推进农村文化文明建设。
目前,在广元、巴中、资阳等地实施的“农村道德银行”和“文明积分”激励模式,使德国人民受益,积累了一些经验。省文明办要求各地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对在推进农村文明建设中做出表率的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省文明办将深化和扩大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明确运行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和评议,推动试点工作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