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合同诈骗案件越来越严重,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权,扰乱市场秩序,而且经济纠纷难以区分和认定,成为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那么,没有写合同给钱不交货算欺诈,欺诈是如何识别的呢?
网友咨询:由于购买了几吨锌渣,20万元汇给了对方。但是它还没有送到,现在人们都走了,电话也没人接。对方是骗子吗?
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可追究法律责任
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或者隐瞒事实,骗取大量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为手段,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
周卡律师分析:
合同诈骗罪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
(1)以虚拟单位或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涂改或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这里所指的票据主要是指可以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和各种能够证明动产和不动产的有效凭证。
(3)无实际履行能力,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诱使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从对方收到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离
(5)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和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为骗取对方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担保物而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的所有方法。
的犯罪人只要犯有上述欺诈行为之一,即可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的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条的规定处罚。
其次,对方诈骗的财产数额必须相对较大。所谓数额较大,根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起诉:
(1)个人骗取公私财物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本单位的名义进行诈骗,诈骗所得归本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