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骗取个人信息、盗窃和刷银行卡、携带号码转网。警惕这些诈骗
最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发布了携带号码到交换网络的详细规定。期待已久的携带号码交换网络终于成为现实。| | | |然而,骗子们也使用了新的伎俩。目前,全国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的号码携带和网络交换服务出现了许多欺诈案件。受害者被抢劫,并通过点击欺诈者发送的网站上的链接窃取了他们的银行卡,以此泄露个人信息。为了防止更多的人被骗,公安部刑事调查局发布了紧急警告。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电信企业组织技术力量对电信企业的承载号码和网络交换系统进行持续监控,并委托第三方对用户的秘密访问和体验进行监控。
诈骗主要用于获取个人信息和刷银行卡
以防止更多人被骗。最近,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发布紧急警报,防止诈骗者利用携带号码和网络转账服务进行诈骗。
这种欺诈是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者,利用受害者不清楚的具体上网规则欺骗受害者,声称上网可能带来很多风险,然后引导受害者进入网站完善信息。受害者进入网站后,根据指引填写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等信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卡被盗、被盗
是否符合号码携带和网络转移条件以官方短信为准
可以通过短信查询来查询该号码是否符合号码携带和网络转移条件。中国电信用户可以编辑短信“CXXZ# name # ID number”发送到中国电信官方客服短信平台10001,查询该号码是否符合号码携带和网络转移条件,10001将及时反馈用户的查询结果中国移动用户向中国移动官方客服短信平台10086发送短信“CXXZ# name # ID number”查询号码是否符合转账条件,10086及时反馈用户查询结果中国联通用户向中国联通官方客服短信平台10010发送短信“CXXZ# name # ID number”查询号码是否符合转账条件,10010及时反馈用户查询结果如果
符合条件,运营商将通知用户受影响的服务,如果号码转移到网络后有其他服务受影响,则在反馈查询结果时内容真实准确。用户向承运人申请授权码,并将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和授权码带到承运人处携带如果不符合条件,将清楚地告知用户不符合条件的原因,号码转到网络和咨询渠道后受影响的业务,并通过客服电话等方式向用户提供符合条件的咨询。
诈骗1
江西居民王某接到客户服务提供商的电话,称之前提交的电话号码携带资格已通过,但为了获得携带授权码,必须填写完整信息并绑定专用银行卡。受害者被骗进入网站,通过对方的短信输入个人信息,并被骗走16,000元
骗局2
上海居民何某在网上冲浪时了解到,切换到互联网后,他只能通过掌上营业厅和地面营业厅充值。他不能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他在新闻下面留了一条信息,要求解决问题。收到私人信件后,对方说他可以通过改进信息来解决问题。受害者点击对方的网站链接输入个人信息,损失了6300元
诈骗案3
常州市民徐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短信,称运营商变更后短信频道的变更可能导致无法接收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短信。请及时登录有链接的网站以改善信息。徐进入网站,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这张银行卡在短时间内被偷走了5000元。
相关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暗访监控
全国号码携带网将正式提供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发布通知,将组织技术力量对电信企业的号码携带和网络交换系统进行持续监控,并委托第三方进行用户暗访和体验监控。服务正式提供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对全国号码携带和网络转移服务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号码携带和网络交换服务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号码携带和网络交换服务中,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有妨碍服务、干扰用户选择、妨碍网络携带、降低通信服务质量、比较宣传、虚假宣传等9种违规行为。
预计年账面价值在0.3%至0.5%之间。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在目前承载数字和交换网络的条件下,承载数字和交换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年承载率预计在0.3%至0.5%之间随着用户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承载号码和交换网络等各种问题的解决,承载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从其他市场的经验来看,香港和台湾的年转移率分别为3.9%和10%,竞争激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与规划研究所战略研究部管理顾问焦宗双(
)认为,运营商内部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方案。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非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对转移号码的识别,包括第三方号码充值和验证码传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许多非电信运营商在识别手机号码时使用固定号码段识别方法,即在编程时将固定号码段内的号码设置为特定运营商的号码,因此当号码转换为运营商时,企业的系统无法及时调整和识别。这些非电信运营商的系统在进行充值、发送验证码等业务时,仍然与原运营商的系统端口接口,导致相应业务失败
目前,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院正在率先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是牵头组建联盟,要求非电信运营商通过行业自律和政策引导,解除号码段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约束关系,并能够根据携带数据或其他信息的号码判断用户当前签约的运营商;二是建立了“号码标识服务平台”,帮助有困难的企业解决国内运营商的号码识别和纠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