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网讯今年以来,市总工会着力深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不断完善政府、工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通过典型引导、示范推动和创造亮点,不断提升和扩大全市集体协商工作范围。到目前为止,该市在2019年已经签署了29个新的工业地区集体工资谈判,涉及1238家企业和135000多名员工合同的签订对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其职工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集体协商的形式,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书面协议。市、县级总工会、人民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工商联共同发文,积极参与行动,大力推进“党政领导、多党合作、工会运作、依法促进”的协商机制,形成了集体协商的良好局面。自2019年以来,全市已有650多家“1·3”集体合同企业,涉及员工7万余人。
为进一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提高签约率,市总工会选择滨州机械制造业实施重点突破。他们以征求意见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加强对全市签订“三分之一”集体合同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宣传和指导;组织开展考察,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召开协调会,反复沟通协商,督促行政、企业和员工代表达成共识,最终形成“滨州机械制造业工资集体合同文本”2019年6月18日,全市机械制造业集体工资合同签约仪式举行,覆盖30家企业和11000多名员工。
市总工会还通过微信平台、齐鲁龚辉APP和工会网站,对行业签署的工资集体协商活动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制定了每年每个县区至少开展2个行业/地区的任务目标,以提高社会各界对行业和地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认可度。通过领导和示范,各县区都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了各行业、各地区根据本地特点进行集体协商的优势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