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假面具有10多种,有的是仿制品面具,有的没有认证和标准,有的甚至被怀疑是
使用过的面具●制造、销售假面具的行为可能构成制造、销售伪劣产品罪和制造、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罪。《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销售者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次充好,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256元以下的行为
●购买口罩时,要看口罩质量是否达标。医用口罩有许多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是最重要的
□本报记者韩丹东
□实习生刘进波
有些人说,“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直接看。一个是太阳,另一个是心脏“在流行病之下,在生死之间,人性的邪恶暴露在利益面前由于口罩在隔离病毒方面的明显作用,对口罩的需求激增。一些罪犯利用这个机会出售假面具以获取巨额利润。
2年1月1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获悉,当地警方捣毁了一个制售假面具的黑窝点,当场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查封了3条生产线和8套面具加工厂设备。经过调查,这些窝点已经售出200箱假医用口罩(每箱1万个)
这只是最近犯罪分子制造和销售假面具的冰山一角。据《法制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假面具有10多种,有的是仿制品牌面具,有的是仿制进口面具,有的没有认证和标准,有的甚至被怀疑是有异味和霉味的二手面具。
犯罪分子瞄准商机
肆意制造和销售假口罩
据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介绍,目前中国有三种口罩:
口罩第一类是用于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如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医用手术口罩目前,主要有三种医用口罩。生产此类产品需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备处申请《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目前,您需要10万多个具有微生物检测能力和相关理化检测能力的清洁车间。
第二类是劳动防护口罩(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需要向省技术监督局申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认证(即“LA”认证);
第三类是日常防护面具。这种口罩的生产和销售程序相对简单。未经许可,产品按照相关标准提交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并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后,方可在市场上销售。
"销售口罩,需要劳动保护用品的营业执照,做营业执照可选如果是医用口罩,还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郑对说道
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随着口罩在市场上变得越来越稀缺,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制造和销售假口罩。
最近,湖北省麻城市公安局切断了销售假面具的连锁,逮捕了两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在疫情期间每周销售59.5万只假面具,收入近20万元。经过初步验证,这些假口罩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当用手拉时,只有一层有许多小孔的薄层容易撕裂,这很难起到保护作用,并增加了传染病感染的风险。
不是巧合2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经济调查支队会同城关市场监管局和当地派出所,在城关区五里铺万尚国际A区突击检查“兰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时,查获104箱韩国外包装、无中文标识的“三吴”口罩,共计1万只。
人身安全不得侵犯
将被给予
的更重处罚在民族战争“流行”的时候,制造和销售假面具侵犯了公众的哪些权益?
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首先,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受到了侵犯。严重的案件甚至可能涉嫌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面临刑事处罚。其次,它损害了其他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和知识产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假面具作为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医疗产品,在疫情严重时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并可能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侵犯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获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和性能。销售假面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郑宁认为,制造、销售假面具也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销售者掺杂、掺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次充好,销售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在199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和其他产品分类的通知》规定,从2003年5月15日起,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手术口罩将被列为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本规定与两所高中颁布的《关于办理妨碍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灾害防控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疫情解释》)同时生效。国家有关部门还颁布了《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医药行业国家标准,将其纳入医疗器械严格管理范围。“因此,制造、销售假面具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罪和非法经营罪。”根据《疫情解释》的规定,在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灾害发生期间,凡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材料,用于防治传染病的,保护人体健康, 或者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和传染病防治人体健康保护行业标准,不具有保护和治疗功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材料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郑宁说,口罩属于医疗器械。如果制造和销售“没有保护和治疗功能,严重到危及人类健康”的面具,就可能构成这种犯罪。
郑宁建议,当前疫情较为敏感。一方面,司法机关应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罪刑法定的原则,在办案中兼顾法律和人情,防止机械公正。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帮助打“疫”战。鉴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发病率,口罩的防护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案件中反映的口罩供应商,应督促调查部门加强对其以前家庭的证据收集,并联系或配合当地执法部门尽快核实和调查相关地点,防止更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假冒口罩流入市场。
记住真假识别方法
发现销售假报告
目前,市场上的假面具很难防范。我们如何快速识别假面具?
根据郑的介绍,首先要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干净、到位,字迹和标识是否清晰,尤其是生产日期、生产厂家、KN95等标识。其次,去官方网站检查是否有这个制造商和生产许可证;最后,去正规药店买
郑宁建议购买口罩时应考虑口罩的质量。医用口罩有许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最为重要。
何进一步解释说,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于2011年8月1日实施本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储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质,阻挡自吸过滤液滴、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医用防护口罩。建议使用本标准的4.10部分,其余部分是强制性的。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由国家药品和食品管理局发布,作为制药行业的标准,并于2005年1月1日实施。本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储存。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不得低于95%
"国标是国家标准,YY是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可以认定为不具备保护和治疗功能“郑宁说,如果人们发现假面具,他们应该打电话12315及时报告他们。如果发现重大情况,也有必要及时拨打110。如果发现问题没有解决,也可以打开国务院办公厅的防疫控制线索小程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