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合同中的九个常见问题

一般采购或内部法律人员作为合同制定、审查和管理的负责人,需要更好地理解合同条款。如果不是专业采购人员不知道要签订的合同标准是什么,就不可能在合同中写下各种设备的质量要求或验收标准。因此,采购合同的采购部门应与法律顾问密切合作,共同承担抵御采购合同风险的责任。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采购合同管理

物资采购合同常见问题

1、合同主体

:合同主体不明确导致合同当事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被法院驳回

分析:合同的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本合同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公章。公章不得由业务、计划、财务专用章代替。账户名称应为全称,并与公章名称一致。

2、价格协议

问题:商品的价格协议不明确,市场价格频繁波动容易引起纠纷。

分析:当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时,合同应规定:“供应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供货,不得随市场变化而调整。”供应商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供货,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和需方的损失。"

当价格变化趋势不明显时,合同可以注明:“供方按合同约定的价格供货。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需方书面确认和同意后进行调整。”供应商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供货,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和需方的损失。"

货物对应的计量单位应准确,合同金额应注明是否含税、运费等。,包括负责运费和卸货费用的一方,以及负责运输过程和运输方式的一方。

3、质量验收标准

问题:在质量验收标准栏填写“按国家标准”。事实上,许多材料的验收标准是根据使用范围来规定的。例如,无缝钢管有四个标准,即结构用无缝钢管、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低压和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以及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如果没有明确的协议,供应商可能会提供低标准的产品。

分析:合同应规定材料质量验收标准由于标准更新迅速,合同中还应注明“质量验收不限于上述标准,未包含的内容应以适用于材料的现行最高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准”“

4、货物验收

问题:合同没有规定货物的材料和制造商,供应商可能是以次充好

分析:货物验收的时间和地点要明确合同中货物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材料、制造商、单位和总价应准确、详细。对于技术性能参数多、范围广的货物,应单独签订技术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以避免因型号不明或材质不明而造成的错误材料和错误材料,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5,交货日期

问题:“合同生效后一个月交货”。这种协议含糊不清,交货日期没有限制,而且存在因材料短缺而影响进度的风险。

分析:明确交货日期如需方有特殊要求,合同应注明“由需方通过电话或书面通知交货”,如不能按时、按量供货,供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6、结算方式及截止日期

问题:交货前全额付款此类条款增加了买方的风险,减少了对供应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违约责任的限制,且不易维护权利。

分析:预付款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内双方确定预付款、进度款、货款、验收款和保修款的支付条件和比例后,还应明确支付方式(如转账、承兑汇票、现金、支票等)。)支付

时应谨慎:如果账号、账户名称等。与合同信息不符的,要求供应商出具相关证明,确认后办理付款手续。供应商提供发票的时间和开具发票的种类(如普通税务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每次分期付款前,供应商必须出具与收款金额相同的单位财务专用收据,不得使用白纸。

7。争议解决

问题:有些合同只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争议。然而,当双方之间存在真正的争议时,由于对解决方法和地点的争议,往往很难进行谈判。

分析:①明确签订合同的时间和地点(2)提出异议的期限:对于外观验收,可以约定在货物到达后几天内提出异议;待安装调试的设备,应同意在试运行正常且整体验收合格后的几天内提出异议。(3)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四种:调解、调停、仲裁和诉讼。然而,仲裁和诉讼是基于仲裁或诉讼的原则合同中应尽可能规定争议解决地为当地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以方便我们处理法律事务,降低维权成本。

8。合同的有效期限和失效期限

问题:一个合同同时规定了一个合同有效或无效的多个条件,并且不能确定合同的真正有效期限。

分析:本合同生效如下:①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2)本合同自预付款之日起生效(3)本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4)合同有效期:从* * * *日起至* * * *日止(该期限必须大于工程合同中的保修期)

合同到期,有如下约定:①合同在货物和付款结清后到期,但供应商不免除保修期责任(2)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经双方协商和书面签字盖章确认后,合同无效。

③当一方拒绝履行或违约,且不积极协商解决问题,给另一方造成重大损失时,守约方可书面通知违约方并要求终止合同此时,守约方不得继续履行合同,也无需承担该期间的责任,但违约方不能免除其违约责任。(4)合同有效期期满后(* *自* * * *日起至* * * *日止

9、其他注意事项

1。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供应商是否具备所供货物的资质;供货范围是否在其营业执照范围内;代理人是否持有法人授权委托书;所提供的评审信息是否在有效期内;签约金额是否低于注册资本等。如果采购特殊设备和其他特殊材料,供应商还必须提供相应的专业生产资质许可。

2,采购合同必须会签后才能正式盖章签字。大宗材料的采购必须经过招标,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

3、材料管理人员应了解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标准,熟悉《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来自网络的文章)

采购合同管理

e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