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
位于南昌市洪都北路的洪都高架匝道,经过半年的使用,已经重新修建。市民质疑建筑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此,中国铁路第八局表示,重建的目的是巩固枢纽的基础,该项目应分段进行。南昌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戴庆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复建设造成的公共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不应由市民“买单”。无论什么原因,建设单位都要主动向社会解释情况。
(根据12月12日《信息日报》)
修了又修,修了又修,乱搞!高架坡道是城市建设的“面孔”。现在,回顾过去,空气污浊,大量钢筋暴露在外,环境一片混乱,道路拥挤,形象完全消失。一个好的坡道原本是一个“便利工程”,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维修站工程”
造成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作者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策划“打架”,还没想好就急着动手,觉得不妥,于是返工重复,坑苦人重复建设肯定会耗费人力和财力,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交通拥堵也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麻烦。这是相关责任单位的过错,也是违约。如此微不足道的行为,相关责任单位并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公共资源的浪费,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重复建设都不应由市民含泪“买单”。涉及的相关单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程问题应严格问责,无保留地给人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文)
1.本网站包含的文章/地图和其他文章旨在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意他们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以任何形式保证其科学性和严肃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和使用,应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标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像制品均为本网站的原始内容,版权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站协会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粘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和发布。本网站原始内容的版权属于本网站,内容是作者的个人观点。本网站仅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或应用建议。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和网站在下载和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站”。违法者将被依法起诉。
3.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及其他材料的版权属于版权所有者。本网站上非原创的文章和图片内容不能与版权所有者一一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文章的作者和编辑认为他们的作品不适合在网上浏览或不应免费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提供给版权所有者的文章、图片和其他材料,版权所有者授权本网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网站的材料,如果需要重印,必须获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者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