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全职外部董事多种多样。你头晕吗?

< p > 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入,董事会成员的职能也发生了分化。近年来,相关部门创造了许多新概念和新头衔。

1999年11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宣布选举顾舒为执行董事。曹立群和冯卫东当选为非执行董事。

9年11月11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提出探索“基于派出股权董事的管控方法”“在此之前,财政部已经建立了向中央国有金融企业派遣股权董事的治理模式。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应实行外部董事委派制。同时,指导意见还建议扩大专职外部董事队伍,选择一批现任国有企业董事转为专职外部董事。

表明,董事会的组成变得丰富多样,许多新的头衔来自“董事”,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股权董事、专职外部董事、兼职外部董事等。那么,他们的不同角色是什么?他们之间有重叠的功能吗?今天,老吴将为你区分这些概念。

首先,根据董事是否在公司中担任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以及是否获得报酬,可以将董事分为两类: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这是美国的名字英国相应地分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老吴整理出目前流行的导演头衔,如下表所示:

董事和执行董事的区别

< p > < p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同时在香港上市,因此英国的概念被广泛采用。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石油在其官方文件中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称谓

一般来说,执行董事主要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而非执行董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独立董事,又称“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独立于大股东和管理层;第二类是代表大股东利益的非执行董事。实际上,他们主要是股权董事。

因此,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由代表管理层的执行董事、代表大股东的股权董事和代表小股东的独立董事组成。根据法律,我国国有企业中也有代表员工利益的员工董事。老吴认为,员工董事不应归入上述三类董事中的任何一类。

英国分类法在我国有很大影响银监会2013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明确规定:“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代表存款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然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公司法没有采用类似的分类标准。相反,《公司法》第50条规定,股东人数少或规模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根据老吴的理解,执行董事当然可以成为英文分类中的“非执行董事”,而不是兼任公司经理。正是这一规定导致许多人误解了“执行董事”的概念

根据美国的分类,外部董事分为独立董事和灰色董事独立董事在英语分类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相同,但“灰色董事”的称谓在我国较为少见。这意味着董事在公司中不担任其他职务,但他们与公司股东有一定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或政治关系,因此他们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性”。显然,它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外部董事相似。

中国国有企业有专职和兼职两种类型的外部董事。不同的是前者的工作是当导演。例如,全职外部董事受雇于SASAC,从SASAC领取工资,并担任3-5家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此外,他们没有其他工作。一些中央企业还设立了全职外部董事,担任几个子公司的董事。

兼职外部董事有正式工作,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些国有企业的董事或“名义上的”董事,通常国有企业一级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同时兼任几个二级公司的董事。这种治理模式效果不佳。近年来,SASAC在京、粤、沈等地选聘了部分兼职外部董事到社会上,派他们到当地国有企业代表投资者的利益。他们大多来自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机构和非公有制企业,并有自己的全职工作。

应当指出,股权董事和外部董事等不同概念实际上是相同的它们是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创造的。

为什么SASAC最近一直使用的“外部董事”概念变成了“股权董事”?老吴认为,这是因为外部董事主要针对国有独资和国有独资公司,而股权董事更适合混合改革后的国有企业。然而,严格来说,股权董事并不完全等同于外部董事,因为股权董事也可以在公司任职,成为内部董事或执行董事。

你同意老吴的分类吗?

声明:请注明作者和转载来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