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法院的“24小时自助法庭”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绍兴市两级法院今后将全面实施7个“24小时自助法庭”,正式开启全天候、多方位的诉讼服务模式,实现诉讼事务的实时调查、即时处理和自助处理。
过去,诉讼服务依靠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了立案和送达文件,当事人经常多次往返于法院,这需要时间和精力。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领域的“一跑到底”改革,绍兴中院提出了诉讼与信息、大数据相结合的诉讼服务理念。
会议地点
2年9月017日,“24小时自助法庭”率先在绍兴越城法庭开展试点项目;2018年11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关于推进全市“24小时自助打官司服务”建设的通知》,部署全市开展“24小时自助打官司”连锁品牌建设,统一标识、标准、内容等。2019年下半年,两级法院的“24小时自助法庭”将陆续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截至目前,已有10000多名当事人进入和离开自助法庭,自助案件1200多件,诉讼材料900多件,案件信息查询1500多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前不久,徐律师到诸暨法院找法官提交补充材料,但法官刚刚开庭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徐律师来到“24小时自助法庭”,将信息存放在文件传递柜中。当天晚上,承办法官根据"取码"得到了材料,取材料的节点短信也被发到徐律师的手机上。“这就像‘风超快车内阁’的原则。太方便了!”许律师说
除文件传送柜外,在“24小时自助法庭”还有一个诉讼自助终端无论何时到达法院,当事人都可以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的方式办理入住手续,实现自助备案、信息查询、与法官联系等。在终端的逐步引导下。
绍兴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4小时自助法庭”降低了劳动服务成本,突破了时限,实现了诉讼事务的实时调查、即时运行和自助服务,更好地满足了新时期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司法需求。
孙浩表示,下一步,绍兴法院将发挥“24小时自助法院”的整体效应和整体效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跨区域联动诉讼服务功能的拓展,不断提高法院诉讼服务的互联性和便捷性同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推动“24小时自助法庭”在冲突纠纷较多的社区街道等地落户,进一步减少诉讼服务的空间限制,努力构建现代诉讼服务体系。
/记者向京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