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应该再次开始补充准备金吗?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发生了变化。

好日子太短了!保险公司应该再次开始补充准备金吗?这不是折现率的下降,而是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发生了

的变化。好日子总是短暂的。

在2018年准备金减少仅“释放”利润一年后,保险公司今年可能会再次因准备金“补充”而进入利润减少周期

过去几年,特别是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间,上市保险公司的保险准备金大幅增加,这已成为影响微利的主要因素。在那几年,补充准备金的主要因素是传统保险准备金的贴现率下降,而贴现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基准750天移动平均债券收益率曲线向下移动造成的。

2019不同上市保险公司增加准备金的压力不是贴现率的下降趋势。事实上,贴现率曲线今年仍在向上移动,更多的是因为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化。

今年开始“补充”储备。由于个人保险合同的长期性质,保险公司需要留出准备金来支付将来的费用,如赔偿。然而,准备金的数额由精算评估决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精算假设,包括贴现率/投资回报率、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保单红利假设和费用假设等。

同时,准备金的计提不是静态的,应根据最新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的最新信息重新估计上述假设,以评估准备金是否已经提取。如果发现储备基金不够,需要根据差额“增加”。如果有更多的储备,那么“释放”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都增加了保险准备金,这对其当期利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中,CPIC表示,2019年9月30日重新定义各种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相关假设后,2019年9月30日保险合同准备金等政策性负债总额增加到约37.42亿元。利润表中包含相关变动,即增加准备金,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减少约37.42亿元。新华保险也于9月30日重新评估了准备金的精算假设,最终于2019年9月30日将寿险责任准备金下调7.83亿元,将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上调27.65亿元,前三季度税前利润整体下调19.82亿元。

与往年相比,在重新评估各种因素后,上市保险公司大多“补足”准备金从2012年到2014年,由于精算假设的变化,当时四大a股保险公司补充的准备金都在数十亿元的水平。增资额在2015年大幅增加至420亿元,2016年达到592亿元。

退保率

之所以关注准备金的变化,是因为准备金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当期利润:准备金会得到补充,当期利润会减少;反之亦然。同时,除投资收益外,这也是近年来影响保险公司年度利润的主要原因。

例如,当四大保险公司解释2016年净利润下降时,他们把传统保险准备金的变化作为主要原因。2016年,四大保险公司净利润总额为985亿元,同比下降14.5%。其中,国手、太保和新华的利润都下降了3%至40%。

,从2017年起,准备金对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有所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四家a股保险公司因精算假设变动而形成的准备金总额为585.22亿元,低于2016年的准备金总额,弱化了对2017年利润的负面影响。2017年,四大保险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正,各公司增长率在8.9%至68.6%之间,净利润总额1413亿元,同比增长43.51%

到2018年,储备将不再补充,而是进入释放阶段,形成对利润的积极“贡献”。其中,中国人寿已释放30.7亿元准备金,CPIC和PICC也已释放准备金。中国平安没有释放储备基金。它的做法略有不同。评估后发现公积金不足时,予以补充;增加公积金时,不予调整。

今年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疾病发病率的调整。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保险公司又增加了准备金。主要原因不是前几年的贴现率下降。

事实上,今年的贴现率基准曲线仍在上升。根据中国记者从券商中提取的数据,第三季度末的基准曲线比年初上升了11.5个基点,并呈上升趋势。11月7日的曲线比年初上升了14.2个基点。

的贴现率没有下降,因此不会对准备金的补充造成任何压力。根据上市保险公司发布的信息,准备金补充主要是由于发病率等因素的变化。

新华保险披露,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补充准备金的保险公司,长期健康保险准备金大幅增加:长期健康保险准备金增加27.65亿元,寿险准备金减少7.83亿元

此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还表示,计划重新评估今年第四季度严重疾病发病率等假设,这可能会增加准备金并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PICC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傅安平在最近的PICC开放日谈到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时说,他准备在第四季度审查精算假设。根据实际经验,他计划调整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和一些个别指标,这将减少一些利润。

退保率

保险公司应该再次开始补充准备金吗?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发生了变化。的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