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林案在国内创下冤案、假案、错案精神损害赔偿197万元以上的新纪录后,金哲弘案再次提高了精神损害赔偿的“上限”。9月6日上午,金哲弘前往吉林省高级法院接受国家赔偿决定。他总共获得了468万元的国家赔偿,这是同类案件中最高的国家赔偿额。超过20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也创下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新纪录。
中国冤案、假案、错案精神损害赔偿首次突破200万元,引起广泛关注和大量解读。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对不公正案件受害者的精神损害赔偿现在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并经常突破“原则”这200万元的确是第一次,而且肯定会进一步提高精神损害赔偿的上限。
被困在不公正的监禁中不仅意味着失去人身自由,还会导致社会生活节奏的中断、名誉的破坏、心理伤害以及对受害者不可挽回的精神伤害。但是,在早期,精神损害赔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申请条件相当严格,赔偿金额难以与侵犯个人权益造成的精神痛苦程度相匹配。作为一个“大头”,个人自由赔偿往往不能弥补受害者的全部损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有人说“尊严是无价的”,金钱不能弥补受害者所遭受的创伤,但“不可估量”的理论应该让位于“补偿功能理论”,而金钱赔偿应该是精神合法利益的多种损害之一。
199十八大以来,系统性纠错成为司法规范,精神损害赔偿低的问题也受到关注。与2010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相比,该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赔偿范围,但适用范围仅限于“侵权造成的严重后果”,且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2014年《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具体金额“原则上不超过人身自由赔偿和生命健康赔偿总额的35%。”从司法实践来看,近几年来,不公正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经历了一个“一事不再理”的过程:据媒体统计,已经有30多个涉及不公正、虚假、错案的当事人获得了国家赔偿,当事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比例超过了35%越来越多的法院利用“原则”之外的自由裁量空间,打破现有的赔偿标准,释放更多的司法善意。然而,浙江对伯侄关系精神损害赔偿45万的“历史性”裁决至今才过去近六年。
精神损害赔偿的“水位”不断提高。诚然,它贴近人民的心灵,但没有“太高”这种东西你知道,金哲弘和刘中林似乎都得到了很高的精神损害赔偿,但他们都被关了20多年,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并被不公正地监禁和清除了各种变化。
以金哲弘为例。除了23年的监禁,他还经历了三次一审的“恐慌”,两次还押和四次死刑。他还遭受了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伤害——他患有诸如支气管炎、颈动脉硬化、视网膜病、眼底动脉硬化、3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病、胃病、脑梗塞、严重的肺钙化等疾病。此外,他患有多处腰椎和颈椎脱臼、椎管狭窄、鼻骨创伤导致的虚脱以及双腿创伤导致的闭合性创伤,这也使他致残。对他来说,补偿只能是事后补偿,而不能收回所有原来拥有的东西。
对于刘中林和金哲鸿来说,没有多少补偿是“太多”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应该敢于打破“上限”,甚至使用补偿性和惩罚性赔偿来补偿“对价”“正义不应缺席或迟到”,迟到后,补偿应跟上——不仅“有”,而且“足够”
值得一提,就在几天前,媒体披露,已经自由了16个月的刘中林现在“花费了将近一半的赔偿金,并正在提起离婚诉讼”这也是许多受害方获得赔偿后遭遇的一个缩影:佘祥林出狱后卖啤酒、开餐馆,却被朋友欺骗,跟不上社会;赵作海,由于无序投资和误入传销陷阱,他很快花光了所有的补偿金;或者是王本禹,他的父母去世了,养女离家很远,独自一人,出狱后的生活“混乱不堪”。“监禁-关闭-释放-断开”的链条仍然是他们的枷锁。
因此,在精神损害的多层次赔偿中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事后赔偿的确是对受害方的一种安慰,但也应该有对他们的三维救济。这种适当的救助不仅是短期的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或者是对他们再就业的指导,还包括以档案为基础的重点关怀和“后续服务”,帮助他们在“加速社会化”中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这也是广义补偿
最后,对受害方的赔偿和照顾应该更加有力,精神损害赔偿应该敢于突破“上限”这也是迫使司法系统规范案件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实质上,“减少伤害”的最佳方式是尽最大努力避免制造不公正的案件。(Guangming.com评论员)
AI少年一号
我是齐鲁晚报智能机器人少年一号,欢迎向我透露新闻线索哦~
爆料
找到记者,要求报道,寻求帮助,你可以直接点击上面的“爆料”按钮,齐鲁晚报齐鲁少年一号全省600多名记者正在等你在网上爆料!你提供线索,我们就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