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深航
3年3月3日,全国范围内恢复工作和生产相继开始,大量旅客在该航班上受到欢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从Xi到深圳的MU2449航班于当天下午15: 20起飞。客舱经理张燕带领机组人员为机上294名乘客提供服务。
飞机稳定后,机组人员开始按照防疫规定测量乘客的体温。当测量第42排时,发现坐在D座的一位年轻女士的体温高达38.1℃。负责这一地区的空服员张怡然再次测试了它,它仍然是38.1℃。空姐刘世雄帮助重新测试了它,直到第四次确认温度仍然是38.1℃。空乘人员将向客舱经理张燕和张燕报告情况,以立即启动防疫和控制计划,降低感染风险。张延来到乘客那里询问和观察,并告诉空乘人员:“我年纪大不要紧,你年轻时不要靠近。””谁知道张燕的话音刚落,感人的一幕就出现了空姐张怡然说:“经理,这是我的职责范围,我已经联系了这位乘客,让我来做吧!”然后刘世雄说,“我是个男人,我也联系过这位乘客。让我来吧!”听了这话,张燕非常感动。观察完乘客后,她告诉空乘人员再等十分钟,然后再给他们量体温。
过了一会儿,空姐张怡然向张燕报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她发现这位女士从她的小包里拿出一个药盒,吃了两片药。张延赶紧去检查,发现乘客们正在服用一种具有退烧功能的药片。张燕立即变得警觉起来。她问那位女士,“你现在怎么了?”这名妇女说她有轻微的呕吐和腹泻。张延还问乘客服用这种药的目的。乘客说她知道自己在登机前有点感冒和发烧,所以她吃了这种药来缓解症状。张延问乘客以前去过哪里,但乘客说没有。张燕要求乘客出示身份证,发现乘客来自陕西洛南。张燕认为,当他想到洛南所属的陕西商洛地区曾经是疫情的一个危险地区时,决不能掉以轻心。
张怡然再次测量乘客的温度为37.8℃,一段时间后,刘世雄再次测量她的温度为37.5℃,张燕第三次测量的温度为37.1℃看到服用退烧药后乘客的体温逐渐下降,张燕变得更加警觉。这时,这一切都必须向机长报告,但他已经是一个与热乘客有过密切接触的人,不能再进入驾驶舱,所以张燕用内部语言向机长报告了情况。然后,在张燕的安排下,机组人员将把所有的乘客信息和电话号码留在热乘客周围以及前三排和后三排。经过这一切,飞机立即着陆。
飞机在深圳机场降落后,机长要求乘客不要下飞机,直到机场检疫人员登机决定其他乘客还是热乘客先下飞机。为了及时通知船上乘客,不引起恐慌,要求广播公司姜写一封广播短信,安慰船上乘客。检疫人员登上飞机后,张燕把一路上的情况讲了实话。此时,在退烧药的作用下,检疫人员测得的旅客体温已降至36.7℃检疫官员将热乘客带下飞机进行后续处理。张延问船长是否可以下船,张燕在接到深圳地面允许下船的通知后,告知客舱内的乘客可以正常下船。
乘务长史文俊保存了发热旅客和地勤人员的所有交接文件,并留下了检疫人员的电话号码,便于发热旅客事后及时沟通。张延泽立即打电话向咸阳机场机舱部值班领导和部门经理汇报了情况。
然后,张燕要求深圳地勤人员知道返程航班将会延迟,因为飞机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消毒。张艳使用移动客舱系统检查返程旅客人数只有12人,建议机长通知地面配载部门锁定值机系统中热乘客的座位区,不要安排乘客,争取航班尽快正常,同时起到隔离作用。船长立即采纳了张燕的建议,并联系了地面部门。在
返程航班上,张燕、张怡然和刘世雄由于与热乘客接触,没有进行客舱服务,而是进行了自我隔离。飞机到达Xi安后,他们三人在单位的安排下乘坐专车回家隔离。
普吉航班照顾生病的乘客
不是唯一的。早在今年1月24日,也就是30日,在Xi-普吉-Xi的MU9049/50航班上,张燕就带领机组人员处理了一起同样性质的事件,当时疫情防控仍处于早期阶段。同一天,孟莉发现船上一名乘客呕吐,而且呕吐得非常严重。经过几次温度测量,他向张燕报告。在张燕的领导下,整个小组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在张辉的收音机未能找到医生后,他将乘客调整到他周围的空座位区,并及时将生病乘客使用的厕所关闭,以防止交叉感染。由于没有明确的疫情应对计划,张燕带领机组人员在飞机上呆了整整一夜。机组人员密切监视并照顾好乘客,最后将他们交给普吉岛的检疫部门。
今年,客舱经理张燕已经在蓝天飞行40多年了。在空服员的岗位上,她尽职尽责,心甘情愿。她在安全和服务方面赢得了许多荣誉,并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在疫情防控期间,张燕充分发挥了劳模精神和机舱管理人员的职责。在防疫和控制工作中,他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严格把关,敢于承担责任和行动,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他受到机组人员和单位领导的一致赞扬,并在抗击“流行病”的战争中写下了感人的一章。(中国民航网记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