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3月7日电(智宏)连续一个多月未发现新的确诊病例,所有疑似病例均已排除。89人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为98%,吸引了1155人在附近工作,其中376人来自贫困家庭。与劳务输入地点对点精确对接,“送工人回家”,组织
199辆车、377辆车,护送县级干部和车辆,顺利返岗85000人,其中贫困家庭8118户...3月7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叶县县委书记古松在河南省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叶县坚持防疫、治贫,实现点对点精确对接,努力把防疫、治贫对扶贫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做法关于返乡农民工,叶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交通补贴叶县与劳务输出地之间有着精确的点对点连接,组织了377辆包车,县级干部有车护送,85000名劳动力顺利返回工作岗位,其中贫困家庭8118户。昆山市
是叶县的主要劳务输出地,每年有4万多人外出打工。叶县的群众出不去,昆山的工厂开不了,大家都很担心。为此,叶县安排了一名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县长带领队伍,连续行驶了19个小时才把工人安全送到了850公里外的昆山。在许多地方试图“抢”人时,叶县“派工人回家”,这使昆山市委、市政府非常感动。通过进一步沟通交流,双方达成了深入合作意向。昆山在叶县成了友好县市的“姐妹”。叶县充分提供优质劳动力资源,提升昆山工业实力。昆山引进产业转移企业帮助叶县振兴农村。叶县利用劳务输出“一步到位”开辟招商“快车道”。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叶县帮助全县91个标准化工厂落实防疫措施,并迅速恢复工作。目前,89家工厂已恢复工作,回报率为98%,吸引了1155人在附近工作,其中376人是穷人。绿色蘑菇产业是叶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一期带动45个村共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期带动39个村。在春节后的一次调查中,我了解到由于疫情的影响,该企业产品积压。对于这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个人“代表”他们说话。通过微信群,我动员了全县政府机关的党员干部踊跃购买。“滞销蘑菇”成了“最畅销的产品”。两天内,4吨食用菌销售一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抓住春耕的有利时机,为春耕做准备,把种植结构调整推向新的高潮。叶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到29万亩,培育了韭菜、艾草、辣椒、花椒、林果等一批主要产品。仁丹镇韭菜、花卉、种苗种植已初具规模,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建成。龙泉镇开发了4万多亩广东白菜、迷迭香等特种植物,调整率超过60%,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441户贫困家庭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