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报湖北记者写的一组文章。它记录了自己和亲戚在武汉和湖北其他城市的真实生活。2020年1月23日10: 00,武汉因新的皇冠肺炎疫情而关闭,随后湖北其他城市也“自我隔离”一个多月来,全国人民看到了武汉的坚韧不拔,看到了每一个人在这片土地上负重前行的身影。这组文章是基于个人角度的小细节和感受。故事是不同的,但每个人的信心和期望都是一样的:
不怕漫长的冬天,等待花开
武汉已经“闭关”一个多月了,许多医疗队和医务人员已经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我在武汉的家与世隔绝,暂时没有任何症状,他们似乎“从天而降”。当我醒来时,窗外仍然很安静,只有鸟儿能自由地歌唱。在
“城市关闭”的头14天里,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意识地体验我的低体温、喉咙痛和轻松的呼吸。14天后,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那么焦虑了自2月5日起,雷神山医院已投入运营。武汉市以平均一天的速度建造了一所收容所医院。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医务人员每天都来到武汉,接管收容所医院的护理工作。由于床位增加,武汉轻、重症感染者可以陆续进入医院隔离治疗,不必担心不能进入医院或与家人隔离。
第一个月的6号,我得知楼下有一对夫妇被确诊了。我和丈夫的第一反应是用消毒水打扫整个房间,尤其是反复冲洗厕所下水道,然后关上所有窗户。这是没有出路的。回想起来,那是武汉最困难的时期。全市所有指定的肺炎医院都很难找到一张床。雷声山和火神山医院正在建设中。大多数有新发肺炎症状的病人只能在家里隔离。
一方面,我们大楼里的人试图联系医院和社区,另一方面,他们讨论帮助他们洗碗。我丈夫打电话给楼下的人,问他们需要什么。男人回答道:“谢谢你的关心。社区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我们不会出去给你添麻烦的!”1992年6月6日上午,我得知他们在收容所医院接受了治疗,我家的窗户又被打开了。
我和我丈夫都来自湖北。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学习,我们留在那里工作。武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寒假一开始,七年级的儿子就开始和我谈论什么时候回他的家乡。虽然他出生在武汉,但他的祖籍却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年春节他都会回到家乡。然而,今年1月23日凌晨5点,在我们出城的路上,我们决定回到我们在城里的小家里。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武汉市新关区肺炎防治指挥部凌晨2: 00发布的第一号公告儿子坐在后座上焦虑得流下了眼泪。他一路开导,他的儿子沉默不语。当他回到家,他的儿子帮助他的父亲卸下行李箱里的全部行李,并从地下车库一个接一个地把它们带回家。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我的儿子突然长大了!这个春节不是一个将铭刻在受疫情影响的每个人心中的人生考验。
自年30日起,丈夫每天在家进行统计,并向以下企业捐款。挂电话前,他总是说:“请在你捐款后给我们留个记录。武汉和湖北的人民将会记住并感谢你!”他去社区做志愿者,穿上简单的防护服,拿着一个沉重的消毒箱给两栋高层建筑的四个单元消毒。我正忙着通过省市CPPCC信息平台向防控指挥部提交朋友们给我的防控建议和救援信息。看到微信群对“群众意见即时报道”的快速反应,我非常欣慰。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还提醒大楼的居民通过武汉的“微小区”平台及时报告整个家庭的温度。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在这个城市做些事情更令人满意的了!社区
△爱人志愿者对建筑物进行消毒
|从1992年17日开始,武汉市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大规模集中拉网调查。所有社区、居民区和定居点都24小时关闭。一名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和我儿子的数学课外老师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在最需要的时候,收到爱心菜,心存感激!这些企业利用智慧创造的财富在危机时刻回馈社会。“照片上,他手里的新鲜白菜看起来很白,令人眼花缭乱自从199疫情以来,我们收到了许多朋友的问候。谢谢!我在武汉,一切都好!记者:毛立平编辑:魏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