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董书记。现在并购的融资条件放宽了。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贵公司是否有并购计划来实现公司的发展壮大?”
“公司是否考虑通过再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如阿里巴巴集团?”“
最近,投资者更加关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另一个热点,开始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并购朝阳产业来“敦促”上市公司发展壮大。
”新的再融资监管优化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条件,将显著改善公司的并购过程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创业板个人股融资需求明显增加。主要股东和机构积极参与认购。个股大股东“闭市”现象意味着中国M&A市场正在逐步激活。
根据flush数据,截至3月10日,241家上市公司全年共发布261项并购计划(不含失败),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9.4%和20.67%。其中,229项合并和收购正在进行,32项已经完成。此外,截至3月10日,M&A委员会在这一年中举行了7次会议。在10个企业重组项目中,有8个获得批准,会议率为80%
“近两年来,由于再融资政策的收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终止了定向增发,增发融资比例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纷纷转向可转换债券和股权质押融资。特别是在融资渠道趋紧的背景下,股权质押已经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大规模商誉减值的风险显著增加。”潘向东说
潘向东认为,放宽再融资政策将通过加强信息披露,逐步完善再融资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同时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帮助上市公司抗击疫情,恢复生产,满足其合理的再融资需求,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增强市场资源配置的活力,为全面推进登记制度改革奠定充分的制度基础。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张磊对《证券日报》表示,在再融资条件优化后,上市公司并购的配套融资定价区间将更具选择性,上市公司重组成功率也将相应提高。此外,新《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委托书做出了更加详细、明确的规定,有助于净化并购市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2年28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便于上市公司筹集配套资金,抗击疫情,恢复生产,上市公司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可以对配套融资部分进行适当调整。但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定匹配融资总额上限的,上市公司不得增加匹配融资总额。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新的再融资规则出台以来,截至3月10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调整了资产重组计划,以筹集配套资金。其中,自2月29日以来,已有8家公司调整了相应的融资计划,主要调整为“发行价格折让20%”、“将发行人数量提高至35家”以及“将符合条件的发行人的认购锁定期减半”
“随着新的再融资条例的实施,预计固定增加将显著增加,鼓励更多优质企业通过并购上市,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潘向东表示,在政策的温暖之风下,布局在新兴战略产业(如人工智能和高端设备制造)的优秀公司将有机会通过并购在科学创新委员会和创业板上市。这将有助于规范我国并购市场,弥补制度缺陷,促进上市公司通过构建成熟的并购理念,加强目标资产的转化,最终促进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