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期间志愿者的报道_战“疫”期间 闵行妇联把温暖送进女性的心里

说女人能撑起半边天。无论是在防疫前线作战的医务人员,还是在基层社区共同控制各种防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闵行的大多数妇女和姐妹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女性的“处女”,在疫情开始时,区妇联在两个微信公众号码“她”和“华家庭教育”中增加了“寻找最美的人”、“防治宣传”和“妇女抗击疫情”。它每天发送有关“疫情”的信息,报道有关闵行人民和闵行家庭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布了近190条各种信息。人民网、中国妇女日报、中国妇女网、学习力量、东方网、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发表了区妇联的10篇报道。不仅如此,区妇联还专门制作了“防疫”知识彩环,希望在接电话前加深居民对防疫要求的印象。

在过去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区妇联取消了户外纪念活动,以全覆盖走访慰问的形式向闵行区防疫“花木兰”的家园送去了温暖。区妇联主席盛涛说:“走访的过程也是一个感人的过程,尤其是走访湖北医护人员的家属时,那些温馨的时刻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关于疫情期间志愿者的报道

区妇联不仅关心“花木兰”及其家人,也关心一些医学观察妇女一个接受医学观察的女孩住在浦金街6楼。在隔离期间,由于精神压力,她晚上开始头痛和恶心。当她独自一人在上海感到无助时,浦金社区卫生中心、街道防控办公室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心理咨询师的志愿者为她制定了服务计划。普金街道妇联主席、服务办公室主任娄宇回忆说,当“六楼的女孩”完成她的医学观察时,工作人员开玩笑说“有一种要和女儿结婚的感觉”

关于疫情期间志愿者的报道

除了防疫宣传和基层服务外,区妇联还密切关注部分居民的心理健康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快乐地度过这一“抗疫家庭生活”,西延精神卫生保健中心为抗疫志愿者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从2月9日起,14名注册心理学家将每天从9: 00到19: 00轮班等候,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帮助。据西延精神卫生保健中心主任张峥说,一位母亲打电话寻求帮助。由于孩子们在家上网络课,这对夫妇在教育方式上有严重分歧,导致家庭纠纷。

关于疫情期间志愿者的报道

“她保护”法律服务志愿者沙龙是成立于2003年的公益法律团队在疫情期间,志愿者律师通过电话、微信等在线方式为居民、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截至3月11日,该团队已经回答并咨询了35个法律咨询问题。许松庭律师事务所主任许松庭是“她保护”公益法律小组成员。她说:“在法律咨询的过程中,不仅给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而且实际上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沟通,从法律原则和法律理由两个方面疏导咨询者的情绪。“

”从制作防疫彩铃、发送防疫安抚短信到直播“海上新力量——防疫家居生活”的心理咨询。在开展防疫工作的同时,闵行区妇联也给居民送去了温暖,让有需要的女性同胞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