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捐赠20万只口罩_从零到日产20万只 我县口罩供给向“自给自足”跨越

新皇冠肺炎爆发以来,口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没有口罩生产线,这是我县防疫物资调度的一大难点。3月10日,程静无纺布有限公司和新泰无纺布有限公司相继传出好消息。两家企业的掩膜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并正式投产。

中国捐赠20万只口罩

3年建成无尘车间,每天生产

口罩8万个,进入专业车间600多平方米。新泰无纺布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线正在提速,20多名工人穿着白色防护服、口罩和手套,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着加工口罩

”疫情下,很难找到一个掩护为了在预防疫情的同时恢复工作,提供基本的防护设备和口罩是非常重要的。新泰无纺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想得很周到。面对日益短缺的口罩,新泰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结合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链和生产优势,紧急建设无尘车间,并迅速投入生产。

目前,在国内面具生产设备短缺的情况下,由于订单数量大,如果不在现场采购,设备很容易被抢购一空。3月3日凌晨,刘伟前往常州面见厂商。经过与制造商的多次讨论,他最终说服制造商同意出售。在检查过程中,刘伟还对设备进行了调整。“经过调试,设备可以在工厂生产,同时,它可以按照学习经验来处理设备问题。”刘伟说道

是在外面订购设备,而不是在里面闲置。一天之内,企业就组织了600多平方米的车间,并组织施工队伍连夜建设无尘车间。3月6日,车间完工,设备到达,生产线投入试运行。仅用了三天时间,新泰无纺布有限公司就进行了一场对抗疫情的竞赛,并耗尽了每天8万个口罩的产能。

中国捐赠20万只口罩

全自动生产,程静无纺布有限公司一条生产线只需要两个人

,全自动一对二口罩机,经过调试,运行速度快。无纺布和熔喷布等原材料由生产机器自动熔合在一起。片材成型后,将片材分割成耳带焊接、包裹等工序,一次性防护口罩的生产逐一完成。每分钟可从生产线上取下

"120一次性防护口罩,日产量可超过120,000个。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两个人负责最后的包装。”该企业负责人简德亮表示,与常用的超声波点焊机相比,该设备不需要手动贴膜、烫耳等步骤,能自动防止错位和偏差,最大限度保证清洁。速度快、产量高的

全自动面膜机看似方便,但启动过程却有起有落。2月17日,原订购设备到达的日期,简德亮没有等待设备,而是收到制造商退还定金取消订单协议的消息。2月25日,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协调下,简德亮得到消息,东阳可以向程静提供口罩机。简德亮立即赶到东阳,却发现设备无法调试,结果仍然令人遗憾。一台机器很难找到,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企业所在地白马镇也很担心。从镇领导到负责干部,他们每天都联系广东、台州、杭州等地的面膜机制造商购买设备。毕竟,没有出路。3月8日,情况终于好转。通过市政府和县政府的协调,一台全自动一到二台口罩机成功投入使用,另一台全自动口罩机也正在前往企业的途中。

"口罩生产线已经落地。加快生产,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建德良表示,在全力生产的同时,企业也在积极准备转型升级,为医药相关材料的运营和生产做前期准备。正在建设的新工厂将建造一个2000平方米、10万级的无菌净化车间,可在四个半月内投入使用。届时,医用无菌口罩、防护服和手术器械包将陆续生产出来。

中国捐赠20万只口罩

为了使企业尽快投产,我县有关部门主动为企业恢复生产和工作提供服务,并设立了专班。在人员复工、防疫材料、备案审批程序等方面。,对合资企业的干部实行“一对一”的现场服务。任何需要帮助的环节都应该在加班后立即解决。任何需要沟通的部门都应该立即派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通过前期准备和主动对接,将有助于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流程,走出服务企业的“加速期”。

目前,我县日产量近20万只口罩,正从零增长到“自给自足”,为我县赢得防疫战和经济发展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