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一上报人_在100多位医护被感染的武汉第一医院,来了天津医生:我会武汉话,我先上“红区”

武汉第一上报人

廖志超和护士长王艳在脸上贴上胶布,防止口罩被勒住。

武汉第一上报人

廖志超和他的同事于1992年2月27日下午3点多在武汉市汉阳区汉庭大道汉庭宾馆停下来,这是武汉市第八批天津医疗队支援站十几名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医务人员一个接一个地走出汽车,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酒店。半个月前,当武汉市第一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大量医护岗位流失时,他们勇敢地、紧急地走上了武汉无风不起浪的安全战争的前沿。

有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医生,他没有跟着人群回到酒店休息,只是站在路边,凝视着街景。

“我们正对着汉阳大道,它是武汉的交通大动脉。”这里应该非常繁忙,经常会有交通堵塞,但是现在几乎没有汽车了。虽然畅通无阻,但感觉很难过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武汉!“

这位医生叫廖志超,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科的医生他来自湖北宜昌,17岁考入武汉大学医学院,25岁获得硕士学位。他告诉记者:“武汉是我的幸运之地。我和妻子是在武汉大学认识的。她来自湖北黄冈。”每年的这个时候,武都大学的樱花已经开放了,我们都经常在校园里赏花。我喜欢踢足球。我们医学院足球队获得了武汉大学联赛冠军!这个城市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了。“

这次报名参加医疗队,廖志超没有任何犹豫,就是回来为我的家乡人民尽一份力,叫回温暖的春天武汉

四次报名,最后得到

廖志超的手机有一个大学同学的微信群,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大家很少交流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气氛变得越来越肃穆。这里的每个人都互相交流,互相报告和平。许多学生毕业后留在武汉或湖北的其他城市。慢慢地,廖志超看到有几个学生被感染了。他觉得这场流行病超出了每个人的想象,学生们的坚持是悲壮的。

“其中一个是我的同学。”他是鄂州中心医院的骨外科医生。他是在为患有新冠状肺炎的病人进行骨科手术时被感染的。当他告诉小组里的每个人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应该采取良好的预防措施。”廖志超的思绪飞回到十多年前,“我和他打了八年,关系不错穿了一条裤子虽然我知道他很轻,但我仍然感到悲伤。

199疫情开始时,武汉当地医务人员缺乏防护用品,一些学生用两个塑料袋作为鞋套进入病房。当时,廖志超经常询问小组的情况,得到的答复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答复。“他们几乎超载,压力显而易见”

组中每个人都互相欢呼。远在千里之外的廖志超更加焦虑:“我也是医生,不仅仅是欢呼学生们已经带头了。我应该和他们战斗。“

随着疫情的发展,已从全国各地派出医疗队来抢救湖北天津也在准备组织医疗队赶往疫情核心地区。1月22日,12月28日,廖志超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找到了医院科室负责人邢。

“他告诉我,如果他派医疗队,他会先派我。湖北是我的家乡,我一定要回去!”兴蔚茹说

1年26日,天津第一批医疗队支援武汉出发。廖志超没有被列入138人的大名单

(第二版旁边)

(第一版旁边)

肿瘤医院的医务部有一个急救小组。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部门的人员将被转移到相应的区域进行支援。廖志超两次找到医疗部门的负责人,表达了他要去武汉前线的愿望。

终于在第八批医疗队名单上得到了廖志超的名字。

2年13日,廖志超等159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务人员支持武汉医疗队前往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

199名学生联合起来并肩作战。

武汉第一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自2月11日起,它被征用为新型冠状病毒重症监护医院。天津医疗队接管了20层的病房,涉及70张床位

|廖志超和他的队友于1992年15日进场在正式进入“红区”之前,他们需要向医院医生移交患者治疗过程,了解病房的结构,并熟悉信息系统。

交接后,一名医生走到廖志超身边,低声喊了一声“小胖子”。这是廖志超上大学时的昵称。他像条件反射一样抬起头,盯着对方看了半天,才认出这是大学同学金毅。在

医疗队进入之前,金毅在名单上看到了廖志超的名字,但他已经多年没见了,而且戴着口罩。金怡一开始不敢认出来。

”廖志超上学的时候有点胖。我们称他为“小胖子”。那时,我们经常一起踢足球毕业后我留在武汉,他去了天津。我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见面。“

老同学在防疫运动的第一线相遇,他们俩都很激动尤其是金毅,多次向你的老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从天津赶来的支持...此时,她开始哭泣金艺

原本是牙医。新皇冠肺炎爆发后,武汉市第一医院先后有100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在关键时刻,金毅加入了治疗病人的队伍。然而,由于专业不匹配,他不能直接参与病人的治疗,主要是做一些基础工作,如完善病例和接收信息。在天津医疗队到来之前,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月。

“今天早上刚下夜班,来天津医疗队报到休息”金姨说,“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看到他们来到这里,我真的很兴奋,感觉援军终于到了!“

如果我知道武汉,我会先去

。移交后,医疗队将挑选20名成员作为第一批进入“红区”医疗队队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李惠回忆说,一个年轻人来找他,想进入“红区”

”当时我并不认识所有的球员,他告诉我他想进入“红区”李惠回忆道,“事实上,一开始他并没有被考虑在内,但他接着说他来自湖北,会说湖北方言。”。如果有不会说普通话的病人,他可能是一名“翻译””后来,李惠得知那个自告奋勇的年轻人是廖志超原因

,廖志超已经想好了当时,有68名病人住进了由医疗队负责的病房。时间不等人。你越早进去,就越快了解病人的情况。对及时有效的治疗越有帮助。大多数团队成员不会说当地语言。如果他们进去,他们可以在交流和沟通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李惠不能拒绝理由

就这样,廖志超第一个进入了“红区”

处于“红色区域”。廖志超和他的队友的工作包括安顿病人,收集病史和临床治疗,然后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另一组同事在外围“绿区”接收信息、改善病历并发布医疗命令廖志超的

“特长”很快就发挥出来了。当时,一名近70岁的妇女在第一天就住进了医院。她心情非常不好,坐在阳台的地板上,拒绝与医生合作。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双方都很担心。医生赶紧给廖志超和另一位护士长王艳打了电话,她也是湖北人。

"廖志超是我的师兄。毕业后我也从武汉来到了癌症医院工作。我已经很多年没说过武汉了面对大娘,我突然有点张不开嘴”王艳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他挺凶的,跑到大娘身边,嘴里是一串地道的武汉话

廖志超抓住老太太的手放在她耳边说:“我们是村民。我们从天津回来看你!”

的突如其来的家乡话让老太太愣住了。然后,她紧紧握住廖志超的手,含着眼泪诉说着她的困难

原来,家人带她去了医院,放下行李就走了。老太太什么也找不到,所以她非常担心。廖志超先把老太太扶到病床上,然后通过对讲机,让同事们找到老太太的行李并把它带了进来。这位

199岁的老太太病得很重。她感染了新的冠状肺炎,伴有心力衰竭、贫血、下肢肿胀等基本疾病。她属于危重病类型,由医疗小组专家组直接治疗。在过去的几天里,负责任的医生对她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在做好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的同时,她还考虑到了原有症状,通过输血改善了贫血症状。

廖志超解释说:“老太太来的时候,血红蛋白只有50克/升,正常成年女性应该是110-150克/升通过输血,它现在恢复到90克/升,血红蛋白增加,心脏负担可以减轻。目前,专家组仍在寻找贫血的原因,如肿瘤或其他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存在。“

经过专家组的综合治疗,老太太的病情明显好转每次值班,廖志超都会走过去,用家乡的方言询问情况,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慰。

期待武汉。根据时间表,医务人员将每48小时进入“红区”,并停留6小时。

廖志超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但是穿上防护服后的那种不适仍然需要极大的耐力。通常,4个小时是极限,之后人们会逐渐变得烦躁不安,只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忍受。幸运的是,这些年来他一直在踢足球。他的身体耐力和肺活量都很好。适应这种感觉对他来说不是大问题。

“最大的困难仍在治疗中。”廖志超说,他团队中的八名病人中有一人情况特殊。“他没有明显症状,咳嗽和哮喘并不严重,但核酸检测呈阳性且具有传染性。”“

病毒很“狡猾”,对医疗团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每次

走出“红区”,廖志超和他的同事都会坐在一起总结病人的情况。这个病人最近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我们不能确定他目前是否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整个学术界尚未得出结论。”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拉紧这根绳子,密切关注他病情的发展,并在确认完全治愈后出院。同时,收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新冠状病毒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自从

接管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以来,两个多星期过去了。第八批医疗队的机制已经逐步建立和调整,很快实现稳定运行。确定了“两手抓、中间稳”的原则,重点是危重病人的救治,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目前,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70例患者,由医疗队接管。整体治疗进展顺利,增强了廖志超和他的队友战胜新发肺炎的信心。在武汉的这些日子里,廖志超总是能触摸到现场,有感情。因为流行病,他和老朋友很亲近,但不能在一起。当他在撤退的时候,他经常站在窗户边向外看,看着手机地图,想象着这些地标的原貌。有时我会和家人聊天,报告平安。虽然

还不知道回归的日期,但廖志超坚信,记忆中那个温暖的春天,武汉一定会回归:

“将尽最大努力保护自己,治愈更多的病人”我和我的同学在微信上有个约会。当疫情过去后,我们必须回到学校,看樱花,吃美味的食物,踢皮球。”(海河传媒中心记者董朗万福年)

来源:金韵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