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想政治课与大社会课的充分结合
作者:张嘉玮(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政治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目前,全国人民正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坚定的意志抗击新的皇冠肺炎疫情。感人的事迹是生动的教材。出现的先进模式是状态良好的教师。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流行病”。这是一堂让人心潮澎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危机中的政治:一切行动服从指挥,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得到忠实执行“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除夕之夜,解放军三个医疗队彻夜行军营救武汉。相知湖旁的火神山医院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天,成千上万来自军事地区的医务人员日夜奋战,数十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建造了两家医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制度优势和“全国一盘棋”的组织优势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抗击疾病。大多数党员和干部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人民解放军被这个消息感动了,所有高校的精英附属医院都出来了。政治力量和责任,一个个最美丽的“逆行”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快乐、勇敢和有前途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只有坚持爱国主义、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生动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重要体现。保持家庭和国家的感情意味着关心国家和人民,热爱国家和人民。在这种流行的情况下,无论是一封有鲜红手印的邀请函,还是一份在火线前入党的申请表,还是一份“我是党员,我先走”的承诺书,这几个字都体现了大家齐心协力的精神。从医务人员到基层干部到广大群众,人民携手筑起了防疫大堤,团结一致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先有你,后有你的家”和“为了你而放弃你的家”的家庭和国家情怀,就是要把思想政治课和社会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热爱国情、强国富民、服务国家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注重时代和社会。
世界是一个公共场所,承担着道德责任,这是大多数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感觉。疫情是命令。大学里已经任命了大量的科研团队来解决面临危险的关键问题。他们发扬科学服务国家的传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功不在我手里”的精神,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战胜疫情。思考国家所想,忧虑国家所忧虑,是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初衷。随着病毒种类信息、电子显微镜照片和其他信息的发布,科研人员正在贡献大学的科技智慧来战胜疫情。
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与这种流行病的斗争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于公共卫生危机之外。无私可以无所畏惧,无私可以勇于承担埃博拉病毒猖獗,中国是第一个参与治理的国家。在抗击新发肺炎的斗争中,中国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筛查出病原体,及时、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共享病毒基因序列,并以广阔的视野做出了巨大努力。我们正在使用最高级别的应对措施来严格防范死亡,不仅是为了保护中国人民,也是为了保护世界人民。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中国表示了支持和帮助。许多外国学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共同努力建设一个“你有我,我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共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赢得这场战争的“疫情”不仅要关注疫情的焦点,也不能仅仅依靠医务人员。这需要整个国家的自律。国家有号召,人民有行动,春节假期,商场缩短开放时间,景点和展览馆暂时关闭,新年电影被取消和改期...从城市到农村,所有的城市都是空的学校推迟开学,按照“停课不停课”的要求制定计划。他们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教学。每个人的自律形成了有序的社会秩序,成为战胜“流行病”的强大力量
民族战争“大流行”下的制度优势和互助背后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我们理直气壮地开设思想政治课的强大力量。
光明日报(第14版,202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