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慰问疫情一线志愿者_疫情面前不退缩 甘于奉献勇担当 “00后”志愿者值守社区一线服务居民

居民慰问疫情一线志愿者

图为杨为进出市区的居民测量温度

(社区地图)

——我们的记者郭莉萍

“虽然我还年轻,但我也能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3月9日中午,利用业余时间来到杨小区,开始了新一轮的值班工作。疫情爆发后,她主动递交了申请表,加入了社区义务志愿者的行列,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一方居民的安全。

杨张越,19岁,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大一学生,共青团党员。自疫情爆发以来,她一直非常关注疫情信息。当她在网上看到新华青年团招募志愿者的公告时,她立即和父母商量:“我想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听到这些,父母不仅担心女儿的安全,还为女儿的勇敢感到骄傲,最终支持了她的决定。就这样,向新华区团委提出了申请由于招聘对象的年龄要求在23至40岁之间,她今年刚满19岁,不在招聘范围之内。她积极与新华区团委沟通。经杨特别批准,于2月4日正式向社会公布。

经过培训,杨张越被分配到附近的大厂街道社区36医院。这是一个古老的住宅区。起初,她的日常工作是记录进出居民区的人的体温,分发泡腾片,张贴防疫和控制宣传通知等。随着疫情的发展,为了加强对社区的控制,街道要求居民申领“通行证”并建立“一户一档”如果前者每天在零下几摄氏度的温度下测试值班人员的体力,那么后者测试工作人员的脑力。“一个家庭,一个文件”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登记整个社区数百个家庭中每一个家庭的详细信息却不容易。杨,凭着他的耐心和毅力,与社区工作人员合作,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

“我到达的头几天是最冷的日子。我每天都在外面值勤。此外,当时疫情十分紧张。事实上,我很害怕。然而,我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在他们的指导和指引下,我也慢慢不害怕了。杨张越说,“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居民不合作的情况。我们耐心地和他反复沟通,逐渐了解到有更多的人在合作。一些居民害怕我们的寒冷,给我们提供热水、小型太阳能热水器等。让我们保持温暖。我心里真的很感激。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基层干部的难处。我也对团结一致意味着什么以及团结一致意味着什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杨张越的河北师范大学也根据要求推迟了开学,但“上课不会停止学习”。老师每天通过视频进行在线教学。杨张越根据时间表安排“弹性”工作。她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整天都有课,所以她利用午休时间去上班。星期四和星期五是半天课,她用另半天来值日"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会更多地利用它,更珍惜它!"女孩笑着说

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居民的日常生活难免有不便,尤其是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在购买蔬菜和日用品时更是不便购买为了减少外出的风险,并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杨张越主动提供帮助。每次亲戚或家庭成员给社区里的居民送东西时,杨·张越总是仔细记下门牌号,通过电话与收货人联系,并完好无损地将货物送到居民家中。有时送来的食物很重,杨张越太虚弱了,举不起来了,所以他去散步,从来没有感到任何麻烦。有些人称赞她,从她身上看到了“00后”的责任感和积极的能量,但她说“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做。”

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杨还在家里和社区里。当没有课的时候,他去社区值班。在防疫志愿者的经历中,她写道:“作为新时代的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她应该站起来,而不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退缩!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争!也许,正是这场难忘的灾难教会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花费,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的“最可爱的人”。”

编辑:张杰责任编辑:尚燕华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