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肺炎疫情来袭,口罩难找,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物流和人员出行不畅等。这些因素如何全面影响价格?二月份的结果已经公布
3年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份物价指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总的来说,
消费物价指数仍处于近年来罕见的高水平。由于该行业在2月份没有正常启动,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下降趋势已经加剧。
2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约为3.19个百分点其他食品类别,包括新鲜蔬菜、水产品、鸡蛋和谷物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0.9%、2.8%、1.0%和0.7%。
,其中2月份生鲜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例如,土豆价格在2月份环比上涨16.0%,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3%,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9.5%、4.8%和3.0%国家统计局
199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表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从供给角度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交通运输管制措施,一些地区物流不畅。人力短缺使得物资配送更加困难,成本上升。一些企业和市场推迟了市场的开放,影响了一些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使其难以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从需求方面来看,受“待在家里”要求和“对冲”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居民囤积和购买方便面、肉制品、冷冻食品和其他易储存食品,甚至影响其他食品,推高价格与之形成明显对比,2月份服务消费价格较上月下降,2月份服务价格较上月下降0.2%(上月上升1.0%)其中,医疗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1%,机票、理发、酒店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下跌7.8%、2.5%和1.0%
,但是,服务价格也有明显的内部差异。受疫情影响的2月份旅游价格与上月持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教育服务显示出明显的“流行病抵抗力”。2月份的教育服务价格与上月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6%。教育需求继续稳步增长。256岁+199岁的赵茂宏表示,今年2月,由于疫情得到防控,一些商业和服务网点停止营业,一些非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双方都收缩了,价格基本稳定,一些商品的价格甚至下降了。像春季服装市场的延期一样,服装价格环比下降0.3%。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
分析师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2月份国内整体价格走势平稳,食品中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仍是影响消费价格指数的核心原因,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价格特征。2月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1.0%(1月份同比上升1.5%),主要受新流行疾病的影响,2月份国内零售、餐饮和其他消费受到影响。
“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已经连续18个月处于‘1’时代,显示出适度的内需,”周指出。周,
,认为疫情对物价的影响有限。新皇冠流行病影响价格的方式有几种:一方面,由于防疫,物流交通受阻,物流成本上升推高了价格;另一方面,由于疫情蔓延,企业纷纷选择推迟生产,拖累了相关消费品和服务的短期供应,并可能引发地方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等。抬高价格。国内监管机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疏通物流、运输、医疗、生活必需品和其他运输,促进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打击投机、投机、囤积等行为,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减轻企业的财政负担。
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行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3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快递协会秘书长韩瑞琳表示,受疫情影响,快递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上涨,运输和临时用工价格上涨,快递票运营成本大幅上涨,企业内部员工工资、租金和贷款费用照常支付,现金流压力较大。希望地方政府能积极为继续提供防控和保险物资的流通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共度难关。
3年10月10日,兰州一家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对超载的严格限制,业界普遍预计今年物流成本会上升。在当前防疫和控制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购买额外的防疫设备,如口罩和温度枪。此外,一些物流不顺畅,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在上升。不过,他也表示,他的公司目前还没有提高运费率,而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是原因之一。
也有市场分析指出,在当前疫情控制下,一些物资短缺并没有反映在价格上涨上。疫情缓解后,价格可能会迅速放开。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恢复工作和生产的不一致也会导致供应链的瓶颈,一些原材料的价格可能会上涨。